
體化、數量化,便于落實,有利于責任劃分,并有利于實施、控制、分析和考核,以增強軍工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提高裝備價格管理水平。
(二)強力推進裝備成本設計管理,建立裝備研制階段價格評審制度
建立完善的裝備成本設計管理制度,加強成本估算,制定項目成本基線,降低成本風險。檢查成本管理計劃的落實,控制重要節點、關鍵過程的成本,并要求有完整的成本記錄以備檢查。裝備成本檢查分兩種,一種是對預期成本審查,主要評估承制單位提出的合同成本是否合理,提出的成本數據是否準確、完整,財務制度是否健全。二是對不完全成本審查,主要判斷非競爭性合同,是否因承制單位提供不準確不完整的成本數據而增加合同價款。拓寬里程碑決策評審范圍,在技術開發前期的決策點增加成本估算評審,在生產制造前期的決策點增加成本控制評審。首先,在裝備研制進入工程研制階段之前,有研制經費預算和產品成本與價格估算,要評審裝備研制目標成本;其次,對裝備目標成本的形成過程實施監控,裝備目標成本經審核確定后,與之配套保障裝備目標成本貫徹落實的相應制度、措施、方法、手段也應隨之確定,在研制進入首臺試驗后,進行成本評審;第三,裝備小批生產之前,對實際生產成本進行評審,不僅要依據現行法規政策核實裝備生產的實際成本開支,還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管理體系的審核監督。
(三)完善價格過程管理制度,建立裝備全壽命價格管理系統
美國在裝備研制生產全壽命價格管理與控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在這方面了解得還不多、研究得還不透,需要研究國外先進價格管理理念和成本控制方法。例如“大型武器裝備項目成本進度控制標準”,已經是西方許多國家在控制大型武器裝備項目“超概算、拖進度”時所使用的一套標準,該標準從組織機構、計劃與預算、會計記錄、分析等方面對大型裝備項目的成本和進度進行全過程監督,可以使軍方及時地獲取有關項目進展情況的數據,從而有效地控制項目的“超概算、拖進度”發生。而在裝備研制生產的全壽命價格控制問題上,我國仍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國家沒有裝備研制生產全壽命價格管理要求,軍方也沒有這方面的具體管理規定,從裝備論證、研制合同管理開始,到裝備退役報廢處理結束,缺乏對各階段價格進行有效管理,僅依靠傳統的、斷續的定價管理方法和手段,價格制定矛盾突出。為此,要在借鑒外國先進經驗,制定《裝備全壽命價格管理系統》,從裝備論證、立項、預研階段開始,定期分析測算裝備實際生產成本,完善裝備全壽命價格管理系統。
(四)加強裝備價格科學管理,實施分批定價管理制度
隨著大批新研裝備投入小批生產,裝備研制生產價格變化較大,給裝備價格審價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價格風險,裝備價格管理必須創新方法。首先,從研制階段開始,對承制單位的研制價格進行跟蹤記錄,定期匯總報告,實行裝備價格目標的動態管理。其次,根據裝備訂貨量的變化及對價格產生的影響,采用可調整的定價價格,實行分批交貨,分批審價。在分批審價中,通過對裝備價格的跟蹤分析,尋找價格變化規律,逐步取消非經常性成本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裝備價格。第三,研究訂貨批量與價格變化的規律,結合裝備特點,制定合理的批量價格,科學測算定價成本,降低采購價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