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本文以行為理論、自組織理論和控制論為方法論探討了會計記錄的控制職能,得出會計記錄具有控制職能的幾個理論前提,進而提出在會計實踐中記錄職能與控制職能是密不可分的,并據此以會計記錄為歷史和邏輯起點論證了會計發展史就是控制職能不斷分化和完善的歷史。
【關鍵詞】 會計記錄 控制職能 家庭簿記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某財會類中專學校工作的小張(男)和在某企業做統計的小李(女)結婚,開始了家庭生活。二人工資在當地屬于中下等水平,經濟基礎較差,沒有外援且需要照顧父母,家庭生活來源主要是二人的工資和小張偶爾兼職獲得的收入。為了合理安排衣食住行,不至于成為“月光族”,細心的小李開始“記賬”。由于記錄的內容簡單,按照小張的說法,小李采用的是文字記錄式、單式記賬法,主要登記每日的生活開支項目及其數量、單價、金額。由于相互信任,因此不需要也沒有原始憑證和任何內部控制;由于小李全權負責生活開支并掌管現金,因此也不需要報賬;小李每日下班后都買菜回家并登記當日開支,每日計算累計開支額并自行控制現金開支。這樣堅持了幾年,小張和小李保證了正常的生活消費,并且還略有盈余,保證了孩子出生后的撫養費用和小張進修的學費支出。那么,小李是如何做到的呢?僅僅是記錄收支就可以將家庭經濟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嗎?如此簡單的“家庭記錄”為什么能夠控制家庭收支?這樣的家庭經濟活動記錄是會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