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本文通過對比例2009年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教材《資產評估》中兩個案例的折現率的計算方法,揭示了目前資產評估教材中折現率計算方法之間存在的內在邏輯上的矛盾,剖析了相關教材同時采用兩種相互沖突的折現率估算方法的原因,并探討了不同折現率計算方法對評估結果的不同影響,最后提出了保持資產評估收益法中折現率計算方法內在統一性的建議。
【關鍵詞】 資產評估 收益法 折現率 計算方法
收益法是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指通過估測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來判斷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方法的總稱。運用收益法進行資產評估涉及很多技術經濟參數,其中最主要的參數是收益額、折現率和獲利期限。其中,折現率是指投資者在投資風險一定的情況下,對投資所期望的回報率,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期望報酬率。資本化率與折現率在本質上相同,人們習慣于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稱為折現率,而將未來永續性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稱為資本化率。在資產評估相關教材中經常會看到這兩個概念的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