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本文對2007 ~ 2009年滬市A股虧損上市公司劃分類別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發現:①單赤字公司首次虧損時股價不跌反漲,連續虧損和間隔一年虧損時,公司的表外事件與其股價顯著相關。②虛雙赤公司首次虧損和間隔一年虧損時,每股凈資產與其股價顯著相關;連續虧損時,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表外事件與股價顯著相關。③實雙赤公司首次虧損和間隔一年虧損時,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股價顯著相關;連續虧損時,每股凈資產和表外事件與股價顯著相關。④三赤字公司首次虧損時,每股收益與股價弱相關;連續虧損時,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與股價顯著相關;間接虧損時,表外事件與其股價相關。
【關鍵詞】 虧損公司 會計信息 價值相關性
一、文獻回顧
Hayn(1995)最早對虧損公司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特殊性進行系統分析,他將樣本公司分為盈利公司與虧損公司,分別考察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發現虧損公司會計盈余與股票收益之間的相關關系弱于盈利公司,甚至為負相關。他將這種現象歸因于虧損公司會計盈余的暫時性。Dennis J.Charners(1996)提供了首次虧損的會計盈余其信息含量的證據,并且進一步提供了虧損公司的信息含量與虧損的持續性相關。Samantha Sin和Edward Watts(2000)以1983年到1993年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數據為樣本,得出了虧損與股票回報之間存在弱相關性的結論。這與Hayn(1995)的結論相一致。不過,他們又進一步拓展了這個結論,通過對財務健康型公司的虧損進行研究,發現虧損的弱盈余反應系數取決于股東對未來盈余逆轉的預期,因為股東認為這些有潛力的公司可以通過管理者行為來達到扭虧為盈。Joos和Plesko(2004)考慮了投資者在對虧損公司進行定價時執行放棄期權的可能性,并利用其將虧損分為持續性虧損和暫時性虧損,認為不同項目的價值相關性在不同性質的虧損中并不一樣。孟焰、袁淳(2005)采用價格模型對1998 ~ 2003年度的5 705個研究樣本中虧損公司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特性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虧損公司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要明顯弱于盈利公司,同時也發現凈資產變量的價值相關性同樣偏弱,而決定虧損公司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在于虧損公司是否發生賣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