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隨著循環經濟的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循環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與此同時,循環經濟會計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就循環經濟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核算對象、信息披露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發展與完善循環經濟會計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會計 會計目標 會計假設 會計對象 會計信息披露
會計目標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主體存續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會計目標局限于“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并未考慮循環經濟對經濟社會和經濟主體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傳統經濟向循環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循環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堅持“提高經濟效益”這一傳統會計根本目標的同時提出了“3R原則”,即自然資源投入減量化、產品再使用和廢棄物再循環。循環經濟會計的目標是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高度和諧。具體而言,循環經濟會計就是科學運用會計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核算和監督企業循環利用資源,按“3R原則”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向外部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向企業內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發展循環經濟所需的財務信息,支持企業追求自然資源效率、生態環境效率和經濟效率三者的最大化。
一、循環經濟會計的“特色”
1. 循環經濟會計假設“延伸發展”。循環經濟即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為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其要求在生產和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循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按物質代謝和共生的關系延伸產業鏈,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利用的經濟,因此循環經濟會計假設應有所延伸,即在已有的假設上賦予新的內涵,新增假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