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2009年10月30日我國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以來,相關數據表明,創業板市場出現了高發行價、高市盈率和高超募比例的“三高”現象。許多專業人士認為,創業板市場存在泡沫積聚的趨勢。本文將運用PEG指標說明創業板市場的泡沫化問題,進而分析創業板市場形成泡沫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創業板市場泡沫化 PEG指標 市盈率 年盈利增長率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在深交所開盤。創業板市場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發展具有積極而深遠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有153家公司先后在創業板市場上市,這無疑有助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技術的進步,有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然而,如今創業板市場的“三高”問題突出,面對正在堆積的創業板市場泡沫,人們不禁要問,創業板市場中所謂高成長的公司,其業績是否能夠支撐住股民的極大熱情?可見,深思泡沫形成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抑制泡沫的進一步擴大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如何判斷市場是否泡沫化
在資本市場上,判斷一家公司有沒有產生泡沫以及泡沫化的嚴重程度,主要是通過兩個指標加以反映和衡量:一是市場對該公司的估值,即通常而言的市盈率;二是企業的業績增長能力,主要是指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兩者相除,便得到PEG指標,其計算公式為: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公司的市盈率/公司的年盈利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