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地方財政自給能力的差異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據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最近幾年代表財政自給能力的相關數據,著重分析了形成這一差異的根本原因,并就如何縮小和均衡這一差異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地方財政自給能力 均衡配置 分稅制改革
地方財政作為我國財政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決定著各個地區的社會福利發展水平。然而,由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體制模式的不同,導致了目前地方財政自給能力不均衡的局面。對于如何縮小和改善這種狀況,本文主要選取了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東部、中部、西部地區9個省份的財政自給能力的相關數據,著重分析造成這些差異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均衡配置的對策。
一、地方財政自給能力的含義
為了滿足本轄區廣大居民的公共需要,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各級政府都相應要擁有一定的財政自給能力。財政自給能力是某級政府在不依賴高層政府和其他同級政府援助的情況下獨立籌措資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