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目前我國會計收益理念正經歷著從“傳統會計收益”向“綜合收益”的轉變。收益理念的轉變突破了財務會計原有的一系列會計原則,對我國目前的會計要素體系及其概念帶來了較大沖擊。本文剖析了綜合收益理念下我國目前會計要素體系及相關概念界定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我國會計要素體系及概念的建議。
【關鍵詞】綜合收益 會計要素體系 利得 損失
一、研究背景——會計收益理念的轉變
收益是投資決策、企業業績評價、證券市場監管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納稅、股利分配的基礎。收益是會計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目前收益理念正經歷著由“傳統會計收益”到“綜合收益”的重大轉變。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謹慎性原則構成了傳統會計收益確定模式的基礎。按照歷史成本原則,資產和負債始終按照業務發生時的成本計量,不確認和反映資產或負債在持有期間價值的變化;按照實現—配比原則,收益表只反映已經取得現金或現金要求權的現實交易的結果,不反映那些已經使價格發生變化但尚未實現的事項或情況的影響,同時強調收益是收入和費用配比后的凈結果;謹慎性原則是對上述兩個原則的部分修正,即可以確認預計的損失,但不允許確認預計的收益。上述傳統會計收益的確定模式使得收益具有確定性、可靠性、穩健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