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編制管理用財務報表是國內財務管理類教材新引入的內容,是管理人員分析企業經營業績的有力工具。管理用財務報表邏輯體系嚴密,難度較高,財務人員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理解偏差。本文擬對管理用財務報表的編制原理進行介紹,并對其中的難點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管理用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企業所有的活動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經營活動,另一類是金融活動。這兩類活動需要的管理能力有很大差異:經營活動包括提供商品與勞務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產性投資等,屬于企業實體的運營層面活動;金融活動是指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以及對閑置資金的運用(投資),屬于資本運作層面活動。兩類活動的成果便是企業的業績。由于傳統財務報表沒有對兩類活動進行區分,在進行報表分析時往往不能應用上述思路找出業績變化的原因。而管理用財務報表則針對傳統財務報表的上述缺陷進行了改進。
注冊會計師考試教材于2010年正式引入管理用財務報表編制的內容,分別為管理用資產負債表、管理用利潤表及管理用現金流量表。三張報表均是在通用財務報表的基礎上經調整形成的,雖屬于內部報表,但其邏輯體系非常嚴密,對管理層分析企業經營狀況有很大幫助。筆者在近兩年的教學與培訓中發現,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實務工作者,對管理用財務報表經常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本文擬對管理用財務報表編制原理進行介紹,并對其疑難之處進行簡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