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國企業集團從萌芽到現在的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近年來發展更是異常迅猛,但與此同時其在資金管理上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在分析了企業集團實行資金集中管理控制的優勢的基礎上,構建了資金集中管理的載體——基于網絡平臺的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對該系統的構建要素、總體構架及核心要素的功能模塊設計都做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網絡;企業集團;集中管理;資金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06)06-0032-04
一、引 言
企業集團作為企業組織結構的一種高級組織形式,是以母子公司為主體,通過投資及生產經營協作等多種方式,與眾多的企事業單位共同組成的經濟聯合體。我國企業集團從萌芽到發展,從時間上看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20世紀80年代初),由政府推動的經濟聯合;第二階段——多元化(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這階段的企業集團多半是由政府機構改革(部分原來的政府機構企業化)轉過來的;第三階段——集團公司(1995年以后),此時的集團公司多半是企業自愿組建的。
我國企業集團從萌芽至今,已經走過了20多個年頭。一方面,我國企業集團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而不斷地發展壯大,已經具有現代企業的標志和民族產業實力的象征,成為我國經濟的主心骨和支柱。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的企業集團進入重大戰略調整期,整體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運營質量顯著提升,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與上年相比,大企業集團數目增加了72家,達到2764家;年末資產總計比上年增加14.4%,達到194721億元,資產聚集速度明顯提高;營業收入增長26.3%,達到126387億元;利潤總額8 296億元,增長49.5%,其中有111家企業集團的利潤總額超過10億元,比上年增加37家,其
利潤總計達到6160億元,占全部企業集團利潤總額的74.3%,比上年提高7.9%。
另一方面,我國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特別是在資金管理上也暴露出來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速度明顯滯后于企業集團的組建速度,這也成為我國企業集團發展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障礙。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許多大、中型企業向大型企業集團過渡的趨勢日益明顯,資金管理在這類公司的財務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大型企業集團由于內部下設多級法人,其分支機構在地域分布上的分散性,內部財務資金核算體系尚不夠健全、完善,造成了企業集團資金分散管理,投資基本由子公司法人自主決定,其投資隨意性較大,資金不能集中控制與合理調配。企業集團內部各分支機構一方面資金大量分散沉淀在眾多商業銀行,而另一方面集團內部各分支機構資金運用上存在很大缺口,被迫向當地銀行大量貸款,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體現就是企業集團內部銀行存款和貸款大量并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費用居高不下。此外,傳統的資金管理由于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交流,資金管理往往是事后的、靜態的,而且大多數企業集團內部沒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資金管理控制系統,缺乏統一規范的財務資金調控制度,沒有統一的信息平臺,信息傳遞渠道不暢,財務數據、資金結算、投融資管理集中不起來,致使企業集團決策者難以及時準確全面掌握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相關信息,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監督和控制。
二、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資金管理模式總的來說分為集權式和分權式,無論集權還是分權,企業資金管理的目的只有一個,即保證企業資金的安全流暢、滿足企業資金需求。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因此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刻不容緩。針對目前我國企業集團資金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先進的管理軟件,建立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對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采取統一規劃、統一籌措、統一調度、統一結算、統一考核的管理方法,并采取收支兩條線獨立運作,實現對企業集團從資金籌措、投放和調配到資金收益產生的全過程控制,以提高企業集團對資金的調控能力和使用效益。
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將信息技術與資金管理相融合,能實現資金的動態管理,在資金全面預算管理、資金決策和資金結算等資金管理方面上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實行資金集中調配,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提升資金配置效益,提高內部資金管理效益,盤活存量資金,加速資金周轉,發揮資源整合作用。實施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將使得這一切弊端迎刃而解。相對于傳統的資金管理模式來講,以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為載體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資金網絡控制系統便于企業集團進行資金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一種有效的貨幣資金控制方法,然而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下,企業集團資金預算編制時間長,執行、控制難,預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實施以后,資金預算數據集中存放在共享的數據庫中,統一管理,企業總部和下屬各分公司、機構都能共享信息,沒有時滯,為預算的編制、執行、信息反饋和控制提供實現的條件。企業集團可以運用資金網絡控制系統較快地編制資金滾動預算,并將制訂的資金預算控制方案嵌入資金網絡控制系統中由程序自動控制,可以使預算執行具有剛性;利用系統生成的實時信息,及時分析預算執行的結果和偏差,找出原因,以便減少風險,同時又使資金預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發揮最大的貨幣資金使用效率。
(二)資金網絡控制系統便于企業集團進行貨幣資金的實時控制
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實施,使業務流程與會計流程融為一體,為實現貨幣資金的實時控制提供了條件。傳統的會計流程遠離業務流程,會計只能進行事后核算和反映,導致會計控制職能難以發揮作用。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環境下,當業務事件發生時,會計可以采集詳細的業務、財務信息,并且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內嵌的控制機制可以實時、自動地執行會計控制規則,使會計能夠進行貨幣資金的事中控制。
(三)資金網絡控制系統便于企業集團進行資金的集中控制管理和統一的決策
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很難實現企業集團財務集權管理的,而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綜合應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為企業管理提供了跨越時空障礙的實時共享的信息管理平臺。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嚴格實行“數出一門,集中共享”的原則,無論何時何地輸入企業集團經營活動的業務數據,系統能夠自動生成資金信息和控制信息。通過資金網絡控制系統,跨越了時空障礙,在集成的信息管理平臺上共享下屬分公司和銷售機構的業務信息和資金信息,對其進行資金的集中控制管理和統一的決策。
三、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構建
(一)構建要素
按照其功能和重要程度來劃分,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可劃分為核心要素和輔助要素兩大構建要素,這兩個構建要素都是企業集團資金網絡控制系統這個有機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是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樞紐,肩負著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和控制中各項功能的實現,為企業集團的管理層及時進行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及理論分析支持。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資金預算控制系統、資金結算控制系統、資金分析決策控制系統和資金全程預警系統4個模塊。下文主要圍繞著核心要素的設計和功能來展開。
2.輔助要素
為了使企業集團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功能更加完善,一些輔助性的功能可通過接口和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輔助要素系統相連接而完成。
(1)賬務系統
通過賬務系統接口,資金網絡控制系統自動與企業集團的賬務處理系統連接,實現資金業務的實時賬務處理。相關資金業務一旦發生,便會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可以實現一借一貸、多借多貸憑證,能滿足大部分企業的記賬需求,對一些特定的科目,可以實現多級項目核算。
(2)網銀系統
采用開放式接口設計,同時預置了多家商業銀行的接口方案,完全符合商業銀行的要求,可以使企業集團更充分地利用商業銀行提供的服務。同時,系統的開放式接口同時支持SAP、Oracle等主流ERP系統,使結算系統能與企業的ERP系統有機融合,實現數據共享;實現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統一整合。通過網銀接口,資金網絡控制系統與企業集團的開戶銀行的網銀系統連接,實現企業集團與銀行之間的協同作業。
(二)總體構架
企業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總體構架如圖所示。
圖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的總體構架
在整個資金網絡控制系統中,核心要素是主體部分,它通過系統接口與輔助要素相連接,實現業務協同處理。資金網絡控制系統還可以與其他各控制系統連接,實現整個企業集團業務流程的一體化,資金的實時結算與集中控制管理。企業集團的其他系統都可以通過接口和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實現連接,完成資金往來業務的核算工作。
四、資金網絡控制系統核心要素的模塊設計
(一)資金預算控制系統模塊
資金預算是一種邏輯緊密的動態資金管理控制方法。資金預算首先由一系列標準組成,使資金籌集與投放在開始前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其次,通過實施資金預算過程中信息的反饋,來糾正實施資金預算過程中的偏差,使得實際經濟活動的結果符合資金預算的標準。最后,在經濟活動結束以后,通過實際與預算的比較,來評價經營管理標準的業績,考核資金預算目標的完成程度,同時為下一年資金預算的制定提供依據。科學嚴密的資金預算是企業集團實行資金控制的依據。資金預算一經確定,即成為企業集團內部經濟活動的依據,不得隨意更改。對資金預算的執行情況要加強監督,嚴格按資金預算計劃控制資金收支。還要及時對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找出當期資金預算超支歉收的癥結所在,并制定針對性措施,確保年度資金預算目標順利完成。
資金預算控制系統模塊是企業集團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保證,也是實行資金控制與管理的有效模式。資金預算控制系統將實現接收匯總資金預算、用預算數據控制結算執行、用預算數據推動資金的撥付、用預算執行的分析改進資金管理。
(二)資金結算控制系統模塊
企業集團實行資金預算管理控制,關鍵要有一個配套的資金結算管理控制中心。資金的結算涉及企業集團的日常資金業務,也包括企業集團的重大籌資投資業務,掌控著企業集團資金的流向。資金結算控制系統模塊為企業集團集中控制管理資金結算提供了有效平臺,使企業集團辦理每一筆結算業務的資金流動全過程都處于資金結算控制系統的嚴密監管之下,這些有利條件使資金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得以實現。資金結算控制系統以資金預算為依據,內置嚴格的預算執行程序,要求每一筆資金收支業務都必須按規定程序辦理,嚴格控制現金流入和流出,保證企業集團整體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資金結算控制系統還能對大額資金實行跟蹤監控,對生產經營、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各環節的現金流量嚴格管理。資金結算控制系統通過網銀接口與銀行聯網后,使企業集團的資金結算業務方便快捷,同時也利于企業集團對資金的控制管理。
(三)資金分析決策控制系統模塊
資金分析決策控制系統模塊綜合利用整個資金網絡控制系統里的原始數據,具有分資金存量、資金流量以及資金財務比率對企業集團的資金運用以及管理進行統計分析的功能,還可以分業務部門、期間等分類對企業集團資金的管理和運用進行統計分析,生成各種類型的統計報表以及直觀的統計分析圖(如直方圖、餅圖),同時可以將企業集團有關于資金的數據與其他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具體的比較分析功能包括:①趨勢分析,是將數據與本企業歷史數據比較,即與不同時期的數據相比,并可以此進行預測分析;②橫向分析,是將數據與同類企業的數據比較,即與行業平均數或競爭對手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③差異分析,是將數據與計劃預算數據比較,即將實際執行結果的數據與預算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資金分析決策控制系統模塊還具有資金存量分析、資金流量分析和資金財務比率分析3個功能子模塊。
資金分析決策控制系統旨在通過對企業集團資金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比較分析,正確評價企業集團過去的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力,全面反映資金管理的現狀,準確預測企業集團未來的資金使用情況,充分揭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和控制當中存在的風險,由此指導企業集團管理人員制定和調整資金管理和運用策略,降低資金管理的風險,提高資金管理和控制水平;同時通過對資金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比較分析,可以及時對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價,發現執行過程中的差異以及問題所在,及時制定針對性措施,用預算數據控制結算執行、用預算數據推動資金的撥付、用預算執行的分析改進資金管理,確保年度資金預算目標順利完成。
(四)資金全程預警系統模塊
企業集團一般龐大而復雜,如果企業集團的決策層對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和運用的波動及其方向、程度等缺乏預見性與敏感性,對波動是否超過警戒線缺乏及時的反饋信息,將導致管理嚴重弱化,經營失調、失穩乃至動蕩。每個企業集團在其經營過程中,隨時都必須考慮規避與防范資金風險,對企業集團面臨的資金管理風險進行日常監控,從而在財務危機尚未到來之前就預先察覺,并提前告知管理者,以便盡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機隱患。建立一個運行良好的資金預警系統,把握事態發展中質和量的變化,及早診斷出企業集團資金財務風險的信號,使企業集團管理層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的惡化,并找出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的原因,從而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和改進,來扭轉公司經營狀況惡化的勢頭,已成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資金全程預警系統的建立是防止企業資金管理和運用偏離正常軌道而設立的報警系統。企業資金全程預警系統是以企業財務信息數據為基礎,以和資金相關的財務指標體系為中心,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預測,及時反映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和運用狀況的變化,并對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和運用各環節發生或將可能發生的風險發出預警信號,為資金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的監控系統。
五、結語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家間、地區間經濟實力的比拼超越時空,演化為跨國界、跨行業的大企業集團間的抗衡。隨著企業經營向集團化、國際化方向發展,以資金網絡控制系統為載體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決企業集團財務集權和分權管理的矛盾。通過網絡軟硬件構建的資金網絡控制系統可以將資金集中管理制度進行硬化,避免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制度執行不力、內部控制不完善。通過網絡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資金集中管理的運行效率和質量,有效地整合了企業集團的財務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整體上把握企業集團資金的獲取、投放和增值的信息,為企業集團的財務經營決策提供及時、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元鳳.集團公司網絡化財務管理可行性研究[J].會計之友2003,(11):37—38.
[2]甄曉文.企業集團財務預警系統構建初探[J].商業會計,2004,(11):48—49.
[3]朱琳.論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J].企業技術開發,2005,(2):46—48.
[4]袁琳.構筑集團企業資金結算與集中控制的新系統[J].會計研究,2003,(2):47—52.
[5]歐陽電平、聶新田.ERP系統環境下貨幣資金控制的特點和內部控制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5,(7):42—52.
[收稿日期]2006—03—12
[作者簡介]莊國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