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知識產權評估是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投資、實現知識產權產業化的重要前提,其評估結果是否公允主要取決于評估方法的選用。在選擇評估方法時,除了考慮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外,不應考慮影響知識產權評估的背景因素。本文結合評估時應考慮的背景因素如評估目的、評估對象等,提出了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的程序。
【關鍵詞】 知識產權 評估對象 評估目的 背景因素
知識產權采用的評估方法通常可以分為定量的評估方法和定性的評估方法兩類。定量方法可以被描述為使用數字信息或能被量化的數據的一種技術,這種方法通常被認為是系統的、可再現的,能夠被預測,具有客觀性。從知識產權估值的角度看,定量的方法試圖計算知識產權的貨幣價值或經濟價值,主要有市場法、成本法和收益法。而定性的方法要嚴格檢查知識產權目前或將來的使用狀況,這些通過分析知識產權的特性、狀態和特點完成。通過定性的方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一般不用貨幣形式表示。這種方法通過了解知識產權使用的過程和模式、分析其他的非數值特征來確定知識產權的價值。定性評估往往被認為具有解釋性和主觀評價。
當評估一項知識產權價值時該如何選擇評估方法?本文認為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及評估的實施過程與知識產權評估方法的選擇密切相關,所以評估者進行評估時應特別注意這些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