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研究現代跨國公司經營和管理有著重大意義。有不少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我國一部分企業也向境外投資而成為跨國公司。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財務管理體制又是財務管理的關鍵因素,只有順暢的財務管理體制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一般來講體制和政策的指定具體有三大方面:
一、集權與分權問題
1、集權型模式。
在集權型模式下,跨國公司所有子公司的財會人員由集團統一管理,按照跨國公司的統一要求從事子公司的會計核算,對子公司的資金籌集與運用以及利潤分配等實行集中管理,各子公司自身財務上無自主權。
2、分權型模式。
在分權型模式下,跨國公司對具有一定財務決策權的子公司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只對重大財務活動實施監控。這種模式有利于調動子公司的經營積極性,自覺強化內部管理,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財務與會計機構的分設問題
1、母公司。對于跨國公司而言,由于其下屬子公司較多,子公司又分別處于不同的國家,子公司的自主權較大。為了更好地保證財務管理職能的實現,母公司應當把財務機構和會計機構分別設立。
財務管理機構承擔著組織具體資本運作、財務資金活動和調控子公司財務等職責。
會計機構承擔組織核算處理及提供信息、會計控制等活動。
2、子公司。如果經營的業務很單純且側重生產活動,市場拓展依賴于母公司,實質上子公司只是生產基地,財務管理活動比較單純,側重于成本會計管理,這樣的子公司的財務和會計機構可以合并設立。
三、財務結算中心或財務公司的設立問題
跨國公司一般有多個子公司及分支機構,其內部資金活動非常復雜,管理難度較大。為了加強跨國公司內部的資金管理,會設立財務結算中心或者財務公司。
1、財務結算中心。財務結算中心是集團公司內部成立的,為各子公司辦理資金融通和結算,以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專門財務機構。結算中心不是獨立的經營單位,而是母公司內部的一個資金管理機構,其存在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資金成本,而不是機構本身的盈利。成立結算中心,有助于集團資金統一結算、統一貸款、統一收支及統一管理,可避免子公司各自為政的狀況。
2、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的,為集團各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不是母公司的財務管理機構,而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和自我約束的金融企業。其開展的業務有:成員單位存款、委托貸款、委托投資、發行債券、內部轉賬結算、票據承兌、票據貼現擔保、信用鑒證、資信調查和經濟咨詢等。其目的是提高集團財務資金的配置效率和效益。
而當今天的跨國財務管理模式和制度性建設已經被大多數公司熟練的駕馭、掌控和操作時,影響和制約跨國財務管理的非制度性因素—跨國交流和溝通則越發突顯了其重要性。本期專題我們就將結合財務中心的設立、財務與會計機構的分設和跨文化溝通等方面與讀者交流基于財務管理的跨國公司的相關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