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行業尚未恢復“元氣”之時,今年一直保持35%以上增速的車市一度給人以發展過熱的“錯覺”。昨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公開表示,由于今年車市補償了去年的減量,加上調整消費結構效果顯著,車市這種增速是平穩、合理的。
昨日中汽協發布了10月份汽車產業產銷數據,1~10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087.32萬輛和1089.14萬輛,同比增長36.23%和37.71%。
乘用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細分車型中,以微型客車為主的交叉型乘用車增速最高,1~10月份該種類車型銷量達到159.85萬輛,同比增長77.2%。轎車增幅同樣明顯,前10個月,轎車銷量達到589.38萬輛,同比增長40.37%。SUV車型增速始終保持在35%左右,而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銷也實現了超過15%的增幅。
商用車從9月份開始逐步回暖,10月份延續了回升勢頭,客車和貨車非完整車輛結束下降,并且在10月份出現小幅增長,與此同時,一直下滑的半掛牽引車和客車非完整車輛降幅較前9月也有所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車型市場占有率再創歷史新高。10月,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42.08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6%,這個占有率數字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日系車型市場占有率(21.32%)的2倍。
車市的紅火與去年的慘淡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對比之下有人開始擔心今年車市發展過熱的態勢并不利于車市整體健康。對此,董揚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認為,雖然車市前10個月的產銷增幅高達37%,但是因為單車利潤低的小排量車型增幅明顯高于其他車型,因此,1~9月份國內19家重點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僅為17%,剛剛達到國務院對今年汽車產業的發展要求。
“按照今年GDP增長8%的目標,工業增加值要達到12%,而汽車產業需高于12%。即便是產銷大幅攀升,產業增加值也才是產銷增幅的一半,剛剛達標。”董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