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1月9日以來,中國北方地區遭遇數十年不遇的暴雪,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嚴峻考驗,也將改變人們對宏觀經濟走勢的看法。
暴雪天氣是否會像2008年的冰凍雨雪災害一樣,改變市場對于經濟增長的預期。接受CBN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今年的雨雪天氣對經濟的影響只是短暫的,雖未改變目前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但有可能助推CPI、PPI走出負增長的通道。
食品、蔬菜價格上漲
受北方大雪的影響,蔬菜價格整體上漲。其中,河北、天津、山西、河南、陜西等地菜價漲幅居各省區市前列。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11月15日,蔬菜價格連續5天整體上漲,低溫雨雪天氣將加劇南方菜價上漲;肉類價格整體上漲;水產品、水果價格變化不大;成品糧、奶類價格穩定。
前期菜價相對穩定的南方地區,因雨雪低溫,加之近兩日鄂湘蘇皖等部分地區將迎來暴雪,蔬菜價格也開始整體上漲,預計冰凍雨雪天氣將進一步加劇菜價的上漲。
“暴雪對食品價格最直接影響,主要是蔬菜的價格。除去石家莊等地區因為交通運輸的問題,導致價格上漲外,一般情況下,降雨、降雪都會推高蔬菜的價格。而蔬菜價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很難控制的。”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CBN記者。
而農資產品的價格波動,將助推11月CPI走出負增長的通道。據了解,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縮小0.3個百分點,但是環比下降0.1%。農資產品秋季上市后加大市場供應引起價格下降,是10月CPI環比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生鮮食品價格很容易受到雨雪等天氣因素的影響,魯政委預計,11月份,CPI同比或將“由負轉正”。
大雪推動資源類產品價格上漲
“近期大風封港,南北航線幾乎中斷,秦皇島港的煤炭庫存已達到歷史最高位置。”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信息開發部研究員李東新告訴CBN記者,“這幾天由于天氣轉好,庫存才略有下降。”
據了解,從10月底開始,秦皇島港由于大霧、大風原因造成封航多達八九天,貽誤了裝船外運,造成庫存高攀、存煤量激增,到11月10日,秦港庫存達到871萬噸,這幾乎是正常庫存的一倍。
而另一方面,發電企業的庫存量也在急劇下降。截至11月11日,五大發電集團存煤可用天數平均為10天。其中國電集團所屬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只有8天,大唐集團所屬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為6天,電煤庫存嚴重不足,告急電函頻繁。
煤炭運輸不暢,市場供給不平衡,直接拉升了煤炭價格。截至11月15日,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交易價格達到650元/噸,比10月1日的煤炭價格高出40元。
“雨雪天氣并不會直接影響PPI,但是惡劣天氣會通過影響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影響能源、原材料等要素價格,從而間接影響到PPI的走勢。”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周景彤告訴CBN記者。
他認為,受去年11、12月份基數較低以及雨雪天氣對原材料價格的影響,PPI環比在未來幾個月會有較大的增幅。
經濟回升態勢未改變
回望2008年初冰雪災害,對工業生產帶來了很大影響。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8年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5.4%,遠低于2007年12月18.5%的增速。
以受災較嚴重的湖南省為例,2008年2月湖南省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7.5%,而對比2007年、2009年同期的工業增速,有10%左右的差距。
而今年雨雪天氣是否會影響工業生產進而影響到經濟的復蘇進程呢?對此,魯政委判斷,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今年雨雪天氣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同時,由于去年經濟增速較低,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長依然會保持較高增速。”魯政委表示。
“從產業來看,受惡劣天氣直接影響比較大的產業主要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但相對于春天和秋天來講,冬天的惡劣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并不是很嚴重。”周景彤告訴記者,目前比較擔心的是,惡劣天氣會對交通運輸、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的運行帶來影響,因為如果這些生產型服務業不能正常運轉,就會對國民經濟造成較大影響。
“2008年冰凍雨雪災害對工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影響到了供電設施,導致大量的工廠無法開工。今年雖然雨雪天氣使得一些工廠停工了,但目前來看還只是個別現象,并沒有出現大面積停工停產的情況,所以并不會影響到工業生產增長的總體走勢。”周景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