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根據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結合工作實踐,探討適合高職教育特別是會計專業的辦學思路。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會計專業 雙證書
自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頒布實施以來,高等職業教育到2004年底已占我國整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目前高職會計專業實施的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環節組成的課程體系,仍然是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沒有擺脫知識系統性、學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約。設置的課程不是中專課程模式的照搬,就是普通大學課程的翻版,沒有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較為模糊、籠統,更多地重復著本科院校的辦學模式。從教材到教學模式一味地模仿本科的辦學思路,缺乏職業教育應有的職業特色。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提出一條適合高職教育特別是會計專業的辦學思路。
一、高職會計專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會計專業的教學要著眼于企事業單位職業標準框架,組織和開發新型的、適合職業崗位特點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確定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產學結合、實施“雙證書”教育、建設實訓基地等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勝任會計崗位工作的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具體地講,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體現以下基本原則。
1.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以企業會計崗位特點為基本依據,結合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財務制度,使教學內容的整體結構具有先進性。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都開設了會計模擬實驗課程,在會計模擬實驗中要結合最新的信息技術,盡可能模擬出現代企業多變、復雜、競爭的經濟環境,一方面讓學生接觸到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的填寫與審核、日記帳的登記、總分類帳和明細分類帳的登記、科目匯總表等核算組織程序的運用以及會計報告的編制等工作內容的操作;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現行的財務模擬軟件,讓學生從會計手工操作向電算化過渡,實現會計工作處理的電算化。
2.產學結合,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
堅持產學結合的專業建設方向,學校與企業相互溝通,一方面將企業的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請進課堂,另一方面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邊實踐邊學習。采用訂單式、委托式等多種培養方式,為企業“量身定做”人才。
3.實施“雙證書”教育
將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和《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融入學歷教育體系,使學生獲得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重構課程體系
以應用技術能力為主線,突出實踐教學,堅持“教、學、做”三合一的基本原則。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徹底改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的傳統教學方式,做到課程體系設置與實際工作緊密銜接,與職業資格證書、職稱考試緊密銜接。
5.以能力為本位,兼顧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方案時,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能力進行分析,圍繞所需能力,形成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
二、高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
本專業的學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后,應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水平考試一級證書、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三級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初級會計電算化證書,優秀學生可取得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面向社會生產、建設、管理、以及與會計信息服務有關領域的一線崗位,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會計誠信和敬業精神,具備會計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重點掌握從事會計專業領域實際工作所需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能力和會計電算化操作能力及其相關技能,能夠通過職業培訓或自學等繼續學習的渠道達到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三、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高職的會計專業教學,應充分結合會計職業崗位對培養對象的要求,并以此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當采取綜合課程體系,打破學科界限,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會計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安排課程體系。從教學內容改革入手,對會計專業的若干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適當予以調整、簡化,刪除空洞的或與本專業不是密切相關的內容,增添會計實踐中應用性較強的內容。根據現行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和近幾年筆者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對會計職業崗位能力調查結果的分析來看,較為全面的會計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應當涵蓋如下內容:填制憑證能力、登記賬簿能力、出納核算能力、總賬核算能力、報表管理能力、資金管理能力、工資核算能力、應收應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資產核算能力、購銷存核算能力。此外,還應當培養基本的人際溝通與協作能力,英語閱讀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會計核算能力,會計電算化應用能力。
圖1 高職會計專業職業培訓課程體系(圖略)
筆者認為,這套職業培訓課程體系既能反映會計崗位對該類型人才的需求,也能體現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并能對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做出有效的質量評價。畢業生完全可以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考取國家統一認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甚至初、中級會計職稱證書,從而提高了畢業生在職業市場的求職競爭力,同時還架起了一座學校、企業、社會互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張煉.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理論問題及在我國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2,(3)
[2]李長春.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高職會計的健康發展[J].經濟師,2004,(2)
[3]郝玉貴.知識經濟下的會計教育模式的創新[J].經濟師,2004,(3)
[4]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課題組.高等職業教育產學合作的途徑及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2001,(10)
[5]毛波軍.高職會計改革之我見[J].孝感職業技術學報,2000,(3)
(作者單位:1.山東農業大學科技學院 山東泰安 271018;2.泰安市高級技工學校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