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當前我國企
國企治理與監管實務課程
此課程培訓學員國有企業治理現狀,決策機構:董事會,國企治理方法案例等內容,經過此課程培訓,學員能夠掌握國企治理與監管實務技能。[詳細]
業資本運營
企業資本運營與金融工具的應用高級研修班
企業資本運營與金融工具的應用高級課程培訓,內容涉及供產銷循環中金融工具的運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募集方法及程序,私募股權投資相關法律與財務等,旨在使學員深...[詳細]
資本運營與商業模式創新課程培訓班
資本運營與商業模式創新課程培訓,內容涉及B2C與C2B的電子商務模式,認清并分析戰略形勢,融資標準和方法,資產價值評估的方法等,旨在使學員了解未來傳統產業與互聯...[詳細]
中存在的問題
資本運營(鏈接:北京大學資本運營)是企業繼生產經營
增值稅擴圍政策解讀暨企業生產經營各階段涉稅風險規避
稅收管理根據與國際交流的經驗知,我國企業和財務人員普遍關注所得稅的管理,忽略商品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的管理,導致企業虛盈實虧、經營規模越大財...[詳細]
、商品經營之后,以所擁有的資本為對象,通過資本更大范圍的流動,實現內外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經營活動,它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層次。我國企業資本運營
企業資本運營與金融工具的應用高級研修班
為更深入的掌握、運用現代企業運營管理計策;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企業,金融實戰派專家陳愷老師將為國內財務精英激情演繹《資本運營與金融工具的應用》,幫助各位財務...[詳細]
自保定、武漢首開先河以來,經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兩次高潮,對加快我國企業改革步伐,提升企業競爭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企業資本運營還存在許多問題,在對入世的影響展開分析之前,對這些問題首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己知彼,才能有效地應對。
1.資本運營理念扭曲。
資本運營是相對于生產經營的概念,如果說生產經營是內部經營戰略的話,那么,資本運營就是外部經營戰略。同時,資本運營以生產經營為基礎,只有在生產經營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本運營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主要指生產型企業的資本運營)。而且,首先搞好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才談得上搞好其資本運營。從資本運營的目的看,資本運營的目的是挖掘企業潛力,培育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市籌集資金和擴大規模只是資本運營過程中的兩個環節。然而,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理念嚴重扭曲,表現在:一是將過程視為目的。將籌集資金作為資本運營的主要目的,為上市而上市,對企業進行過度包裝,制造和發布虛假信息。更有甚者,將資本運營視為躲避監管的手段,假重組真逃債。近年來,頻頻曝光的上市公司惡性造假事件就是這種扭曲理念的反映。二是將規模經濟誤認為是簡單擴大經濟規模。企業片面追求規模,對并購對象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觀評估,盲目重組、并購一些無發展前途的企業或本應該退市的上市公司,結果,非但沒有通過并購壯大自己,反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被并購拖垮。三是脫離生產經營進行資本運營,有些企業不是以搞好自身的生產經營、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資本運營的基礎,而是盲目實行多元化經營,盲目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導致戰線過長,首尾不能兼顧,最終陷入被動。
2.資本運營主體模糊。
從理論上講,企業是資本運營的天然主體,然而,我國特殊的制度環境,資本運營主體長期處于模糊狀態。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現象是,政府往往成為資本運營的實際主宰者。企業資本運營的重心不在于企業之間的談判,而在于政府的意愿,在于和政府對被并購企業權利與義務的談判,在于政府對上市額度的分配,在于政府對資本運營的支持力度。也正是政府的這種特殊地位,使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的發展狀況始終緊隨政府政策的變化而進退。我國企業資本運營的第二次高潮直接根源于“十五大”的召開。雖然政府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其促進作用,但總的說來,它嚴重影響了資本運營效率的發揮,使資本運營中的“扶危濟困”、“拉郎配”現象非常普遍,資本運營被扭曲變樣,嚴重影響了資本運營效率。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是,企業經營人員主宰資本運營。這種現象在西方也很普遍,但我們與西方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國國有企業“內部人控制”現象非常嚴重,資本運營常常成為經營人員牟取私利的渠道。
3.資本運營人才缺乏,資本運營中介組織嚴重不規范。
資本運營是一種融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經營活動,它要求從業人員不僅具有廣泛的金融、證券、稅務、財務、法律、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夠熟練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管理手段,而且要具有企業家的市場洞察力和處理各種復雜事務的能力和談判能力。然而,我國這方面的人才嚴重短缺,這也是我國企業資本運營難以走向規范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資本運營的復雜性和專業性決定了中介組織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中介組織在資本運營中承擔著提供信息、咨詢、資產評估、融通資金等作用。然而,我國資本運營中介組織發育嚴重不良;存在從事資本運營的中介組織數量過少、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中介組織的行為極不規范、中介組織與企業合謀欺騙投資者的惡性事件頻頻發生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