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財政部決定在今年組織開展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其著眼點不應只放在對過去和現狀的清理清查,更應關注那些對未來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因此,在資產類的清查中應注意凈資產的構成,在收入清查中注重查清未來的收入狀況及變化趨勢,在支出清查中應注重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及變化趨勢。
關鍵字:資產清查 預算改革 行政事業單位 前瞻性
為全面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益,進一步推動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財政部決定組織開展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并制定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暫行辦法》。本次資產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為清查基準日。本次資產清查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
根據財政部發出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暫行辦法》的精神,今年在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開展的資產清查工作,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清查各類財產和債權債務,核實人員狀況、收入渠道、支出結構及水平等基本情況,并按規定對清出的問題進行必要賬務處理和重新核實行政事業單位占用國有財產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為細化預算編制和編制部門預算提供真實依據,為制定科學的定員定額標準提供準確數據,為深化國家財政預算體制改革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監督,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奠定基礎。
筆者認為,此次資產清查工作的著眼點不應只放在對過去和現在狀況的清理清查,更應關注那些對未來決策產生影響的因素,即決策有用性為第一位。因此,在資產清查工作的組織實施過程中,既要對行政事業單位所有資產、資金、人員狀況等進行全面徹底清查核實,徹底解決資產不清,財產不實,賬實不符,管理渙散的問題,又要將已有資料中的重要內容重點反映,單獨列報,為預算編制改革提供基礎材料,更要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挖掘出那些潛在的,但會對未來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和因素。概括起來,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在資產類的清查中應注意凈資產的構成
這里所說的凈資產不是會計學意義上的凈資產(資產減負債的差額),而是資產的現在價值即現值。為了規范和加強對資產的管理與監督,查清資產的現有賬面原值、賬外資產、產權不清資產、盤盈盤虧資產、毀損報廢資產等非常重要,查清后該入賬的入賬,該核銷的核銷,該理順產權的理順,真正做到賬實相符、信息真實、制度嚴明,這是強化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預算制度改革的基礎。但資產清查工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
(一)資產中的相當部門的賬面原值與現值存在很大背離。對實物資產,由于有形的物質損耗和無形的技術進步,已使現有的價值存量與賬面原值相差甚遠。單一使用賬面原值進行資產清查計量,不能充分反映現有資產的凈存價值,應同時使用現值或重估價值雙重計量,才能全面反映所清理資產的價值全貌。對于應收、暫付、預付等待結算債權和對外投資,過去由于會計制度的局限,如行政事業單位壞賬處理、對外投資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處理辦法,這部分賬務比較混亂,歷史較長,與實際情況不盡相同,不但應查明其帳面原值、凈存情況,而且應查明其可回收或可變現情況。此外,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下賬面價值與可變現價值的背離更大。因此,這次資產清查工作應有資產評估部門和人員的全面參與,不應只限于那些轉為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要進行資產評估,而應對全部資產清查對象資產評估。雖然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未對現值或評估價值計量提出要求(如固定資產不需計提折舊等做法),但對于未來的預算改革來說,現值或評估價值對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更有現實意義。
(二)資產的構成結構分析對未來決策有重大影響。
這次資產清查的對象都是行政事業單位,其非經營性決定了對資產的使用以消耗為主,資產的結構構成不同,其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實物資產中科技含量高、先進、有形無形損耗小的資產在未來預算及決策中作用大,作用時間長,相反,科技含量低、落后、損耗大的資產作用小,作用時間短。其他資幣性資產和債權性資產,變現能力強的近期內決策有用性大,但長遠來看的作用將可能降低。相反亦然。無形資產中科技含量高的未來升值空間大,其結構對未來決策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因此,這次資產清查工作不僅應查明資產資金的賬面原值,更應查明其凈值及其結構構成,更好地為未來的預算改革提供依據。
二、在收入清查中注重查清未來的收入狀況及變化趨勢
過去與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收入主體是財政性撥款及預算外資金收入,此次資產清查要徹底查明撥款渠道、數額、用途,對預算外資金收入要對照收費批文,將行政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主管部門集中的收入等分項檢查,徹底查清已交財政專戶、未交財政專戶和可用預算外資金等情況,這對未來的預算改革中收入基數的確定很重要,但同樣也不能只停留在過去和現在,更應查明那些影響未來收入構成、規模、渠道的收入因素,這對未來的預算與決策將更有意義。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體制改革思路與國家的財政政策也不同,決定了它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同,各自影響未來收入的因素也不同:
(一)行政單位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能,對社會提供無償服務,不能帶有任何經營性質。所以將來的收入仍將以財政撥款為主體,兼有少量其他零星雜項收入,這樣看來,行政單位的現有財政撥款資料對未來預算改革仍有指導意義。
(二)事業單位代行政府的服務職能,可以面向社會,走向市場,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合理收費,允許在滿足社會事業發展需要的前提下帶有經營性質。所以將來的收入,將以向社會提供事業服務的收費形成的自有業務資金為主,兼有由目前非獨立核算后勤部門轉制的獨立核算附屬企業繳款、其他收入、投資收益等,是一個多元化,多渠道的收入的組合,而財政撥款將由大到小,從有到無,從政府公共預算中脫離出去。所以,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資料將變得并不重要。相反,事業單位的非獨立核算后勤部門收入、獨立核算附屬企業或單位收入、對外投資分得的利潤等資料卻對未來預算改革中的收入基數確定意義重大。
(三)現在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收入來支配的預算外資金收入,本都屬于國家財政收入,在實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后,各行政事業單位將只是執收執罰單位,無權直接接受收費資金。因此,目前的預算外資金收入資料對將來的單位收入預算將毫無意義,但對財政部門的收入預算卻意義重大。
由此可見,此次資產清查中對收入的清查,不應只查明現有收入的來源、結構、用途,更應查明那些對未來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和因素,既使它在目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甚微。應針對不同性質的清查對象制定出收入清查的重點。特別要考慮事業單位的收入復雜性及未來趨勢。
三、在支出清查中應注重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及變化趨勢
此次資產清查對支出的清查,要求對行政事業單位現有支出情況按項目清查,核對支出使用情況是否符合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是否有虛列支出或改變資金用途的情況。但我們應當明確,此次資產清查的目的是服務于預算改革和加強資產管理。我們不只是要查清現有支出狀況,更不是查出違反財經紀律、財務制度而追究責任,而是恢復其支出的本來面目,以真正的“現在”預測出真實的“未來”。另外,我們還應查明那些現在已開展,并將繼續開展,對未來支出仍將產生影響;或現在雖未開展,但未來將要開展而影響未來支出,但未來將取消而不再影響未來支出的項目或因素。例如,政府部門未來的職能將更單一,只負責社會、經濟、文化的管理,而不再以出資者的身份對生產活動、社會公眾事業、大型基礎建設等投資,支出將減少到只包含政府公務人員支出及公務性支出的經常性支出,甚至公務支出及固定資產的絕大部分都將通過政府采購解決,目前支出結構中的許多項目都將消失,專項支出減少,經營性支出占主導地位。所以這次清查應以經常性支出中的人員支出和公務支出為重點,為制定科學的定員定額標準提供依據。而事業單位未來經營的市場化,決定了其支出的復雜化、多元化,應充分考慮那些即將新增的支出。
綜上所述,只有站在動態的角度,用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來看待和組織部署這次資產清查工作,才能真正為未來的預算改革提供真實、充分的依據,起到這次資產清查的應有作用,推動我國的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益。
作者:李淑珍 文章來源:廣東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