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國生育率的持續下降,生育政策是否有立刻調整的必要性。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經濟發展對人口增長率的持續降低貢獻了多少力量,生育意愿與生育水平的差異、以及人口慣性的存在是否對生育政策調整有所啟示?本文結合國內外經濟發展和出生率的數據,探索經濟發展與出生率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關系,以及存在怎樣的關系,怎樣對其進行解釋;并從我國現行的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水平出發,結合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的差異,并運用人口慣性理論,對生育政策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生育政策;經濟發展;二孩政策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問題
中國自建國以來至今,其人口的規模和結構都有所變化。人口的發展經歷了起伏波折,完成了死亡轉變,從高生育、低死亡轉變為了低生育、低死亡的國家。而計劃生育政策是這一轉變的重要促成因素。從7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正式提出、80年代正式實行之后,中國人口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出生率逐步下降,人口增長率也顯著降低,人口基本保持低水平的緩慢增長。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中國人口達到了約13.4億人,人口粗增長率從建國伊始的1.90%降至0.37%(此數據是筆者通過《2010中國統計年鑒》計算得出)。
本文想要研究的問題主要如下:從我國目前的人口狀況來看,生育政策是否有立刻調整的必要性?經濟發展對人口增長率的持續降低貢獻了多少力量?筆者將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結合國內外經濟發展和出生率的數據,探索經濟發展與出生率之間的關系,并從我國現行的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水平出發,思考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的差異和人口慣性理論,對生育政策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回歸分析:經濟發展的影響
由于筆者想要論證的是經濟發展對出生率有所影響,因此選用的經濟體為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且人口發展狀況也較為穩定的國家:美國和日本。數據來源主要為聯合國數據、2010年美國統計年鑒、2007年日本統計年鑒及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處理軟件主要為Stata11.0和Excel。處理方法主要為回歸分析。分別建立以下模型:
1. 出生率與GDP
分別對美國、日本和中國歷年的GDP與出生率做回歸,以出生率為因變量,GDP為自變量,觀察GDP對出生率的影響有多大的作用。
回歸結果如下:
(1)
(2)
(3)
變量(美元)
美國出生率
日本出生率
中國出生率
美國GDP
-4.50e-05***
日本GDP
-4.61e-06***
中國GDP
-0.000505***
常數項
18.77***
15.13***
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