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運輸經濟作為市場經濟中經濟模式的一種,其運作和發展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本文就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談起,簡要的分析了在市場經濟下運輸經濟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運輸經濟;市場經濟;改革措施
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同時實現對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我國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下,運輸經濟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針對這些新的經濟模式下的變化形式,必須要加強對運輸經濟的市場化的改革。
一、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運輸經濟作為商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商品經濟的社會化程度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在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無論經濟制度實現的是生產資料的公有還是私有,都必然會出現市場經濟。而反過來,社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的模式下,說明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都要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所以,運輸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實行市場化改革以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是運輸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客觀要求
運輸市場是進行運輸商品交換的場所以及交換雙方經濟關系的總和。而運輸企業則是運輸要素市場的一部分,要落實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轉換企業的經營機制,必須要有健全的運輸市場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運輸市場機制,才有可能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促進經營機制的轉換,從而推動整個運輸行業的發展。
二、市場條件下加強運輸經濟管理的措施
(一)實行運輸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
運輸企業要加強自身的經濟管理,首先就是要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全面的預算管理是以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為目的,以銷售預測為起點,進而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并編制預計損益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種全面預算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實現有效的監控和考核,還可以解決企業的內部管理上所存在的問題。運輸企業的管理者要充分的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真正的將其運用到實際的預算管理中來,才能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加強外延合作擴寬營銷渠道
隨著市場化程度提高,旅客和貨主更需要一站式服務,從某點到某點之間的接續運輸要求無縫式對接。目前各交通運輸企業在銷售和營銷渠道方面較單一,僅以自身企業產品銷售為主,提供旅客和貨主選擇余地較窄,無法滿足旅客和貨主對市場服務的需求。如何盡快滿足旅客和貨主的這種需求,只有通過加強外延合作擴寬營銷渠道來實現。一是加強交通運輸業之間的合作,借助網絡平臺將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的票源和車源實施共享,由旅客和貨主自由選擇,自由組合。二是加強與外部企業合作,借助外企業的銷售網絡來擴大運輸企業產品的銷售規模;貨運企業可以和物流企業聯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主干運輸由貨運企業負責,短途接續運輸由物流企業負責,這樣旅客和貨主對運輸的一站式服務才能真正意義實現,運輸企業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三)建立運輸企業適應市場的內部機制
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跟其他企業的發展模式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實現企業發展的完善和改革的一個手段,就是要建立適應市場的內部機制。這里的內部機制主要是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就是要建立運輸企業中的市場反映機制。設立企業市場發展部,主要職責是市場調研、市場預測、市場開發。市場發展部可以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指定或隨機抽樣的客流及貨源調查,掌握運輸市場變化情況,預測市場發展前景,結合市場需求制定企業經營措施,拓展企業市場份額。第二點就是建立運輸企業人才機制,如果企業的管理者處于一種最優化的狀態,才能不斷的實現自身的管理價值,促進的加強企業管理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要敢于將有創新能力、有開拓能力、有責任心的年輕人員充實到企業的管理隊伍,從而保持企業人才隊伍的良性循環。最后,就是加強企業管理的自身規范。必須要制定科學的可操作性崗位工作標準,工效掛鉤,獎罰分明,責權分明,完善企業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內容,控制運行機制,以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行為和經營行為,作到依法經營,依法管理。
(四)強化企業運輸收入的稽查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相應的對于稽查職能作用的發揮也會透出更高的要求。運輸企業需要采取會計核算、內部審核和實地稽查等方式,對運輸進款和運輸收入的資金運作實現全方位的檢查和監督,這是運輸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在新頒布的《運輸進款及運輸收入管理規定》中,也增加了各級收入管理部門對客運售票、貨運制票和行包制票的部分系統本身的原始信息進行稽查,以確保運輸業中客票、貨票和行包等信息在網絡傳輸中的準確和安全。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糾正運輸收入核算中發生的差錯,查處運輸收入領域違法犯紀和貪污舞弊行為,維護運輸收入的正確與完整。新形勢的工作要求我們的收入稽查人員既要幫促基層收入部門提高運輸進款的核收業務,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減少收費上的差錯,又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良好的工作作風與職業道德,強化稽查力度,準確分辨違紀行為的隱蔽化、多樣化,嚴肅運輸收入紀律,盡可能挽回國家運輸收入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運輸經濟也在不斷的自身改革探索和發展。運輸企業的自身發展,體現了我國運輸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只有不斷的完善運輸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不斷的增加運輸經濟的利潤收益,勇于創新和挑戰,才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建立起一個既順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同時又可以實現運輸業效益最大化的運輸經濟管理模式,實現運輸經濟的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