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當前我國學術界對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正處于暫露頭角的狀態,本文選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扶持政策進行分析。首先簡要概述了當前專家學者對產業發展與金融政策支持的研究狀況,同時對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繼而在前面兩部分的基礎上對我國的金融扶持政策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發展;金融扶持政策
一、 產業發展與金融政策支持的研究概述
當前,在我國學術界,戰略性新興產業仍然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對其的研究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但當前國內外專家學者對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別是在探討如何充分運用金融支持產業的繁榮發展。在國外,Greenwood(1990)提出了金融的發展對產業的發展具有促進與支持作用[1],而其后King(1993)、Arestis(1997)等人也證明了該結論[2-3]。而國內的相關研究相對出現比較晚,學者談儒勇(1993)對金融中介機構與產業發展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并證實了二者是具有顯著關系的[4]。其后范小雷(2007)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對發達國家戰略產業的金融支持路徑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5]。緊接著,國內有許多學者都對金融政策與各種產業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研究結果,在此,本文不再贅述。
二、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概述
1、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
目前學術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沒有明確的界定,本文采用姜大鵬(2010)的研究中的定義,即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代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和方向,指具有光大的市場前景、經濟績效效益與產業帶動效用,并且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安全的產業[6]。在2010年我國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就其所具備的重要戰略地位,對其發展的研究更是不容忽視,因此本文將對其現狀與金融扶持政策進行分析。
2、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興技術產業在各種條件的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各個領域均已經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包括在核能利用、電子信息、新興材料、航天航空等領域。個別領域的產業已經具備世界先進水平,并且也不乏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技術企業集團。自1993年到2008年,我國的新興技術產業的總產值由2511.6億元增加到了5.8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3.8%。2008年的增加值達到了2.17萬億元,比2007年的增值增加了14%。在新興技術產業對外貿易方面,我國自1991年的貿易逆差,于2008年已轉變為貿易順差,并且貿易總額達到了727.18億美元。自此,我國新興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
三、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扶持政策分析
1、 依賴于以資本市場為主導的直接金融體系的支持
已有20年發展歷史的我國治本市場,其容量已得到擴展,形成了包括創業板、中小企業版、新三板等在內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在此大背景下,正處于培育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風險高、收益低,但是在未來又具備有產業高增長的潛力,因此,通過創業板等途徑是其最主要的上市途徑。處于發展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風險與收益都適中,可選擇中小企業板的上市路徑來獲得支持。對于處于升級過程中的新興產業而言,其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風險低而收益高,產業增長速度趨于穩定,因此,可通過主辦上市路徑獲得金融支持。
2、 依賴于信貸市場為主導的間接金融體系的支持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與升級過程中,都必須依賴于信貸市場等的金融體系的支持。對于處于培育期的新興產業,政策性的信貸支持模式正好適用于其高風險低收益的特征;處于發展期的新興產業,需要具備政策性與市場性的信貸協同支持,以符合其中風險中收益的產業特征;而處于成熟發展時期的新興產業可使用市場性的信貸支持模式,剛好符合低風險高收益的特征。
3、 對政策性與市場性金融支持機制扶持的需求
政策性的金融支持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政府通過政策性擔保或制定財政貼息政策等方式,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從事部分政策性信貸業務的金融活動;二是指政策性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支持活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與成熟階段,不管是在那一階段,都需要有政策性的金融政策對其發展進行引導,提供保障。市場性的金融支持機制,主要包括商業性金融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支持活動總稱,是金融支持活動的主體,因此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個階段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國家需要發展和完善多層次的貨幣市場信貸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以充分發揮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