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道路是—個城市的走廊和櫥窗,對城市的面貌與整體形象有重要的意義。而道路綠地則賦予道路以新的生命和勃勃生機。
關鍵詞:道路;道路綠地;景觀
在道路旁種植樹木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我國周朝就在首都至洛陽的街道旁種植列樹供來往行人在樹蔭下休息。漢代都城長安(今西安)“道寬平列十二轍,路面全用土筑,且用銅錘務實,兩旁種樹木,城市有了林蔭路。以后,每個朝代都興建成了不少規模宏大的城市。如西漢的長安(今西安)、南北朝的建康(今南京)、金的燕京(今北京)等。這些城市的道路寬闊、平坦,道路兩側廣植樹木:樹種有松、榆、槐、柳、和櫻桃、石榴、桃、李等果樹。這種將不同的樹木混栽在路旁是很別致的。我國古代對道路綠化十分重視,不但樹種豐富,形式多樣,還有嚴格的養護管理制度,成就顯著。
在歐洲種植行道樹的歷史也很悠久,在街道綠化方面也頗有成就,許多城市修建率林蔭大道、小游園,不但數量多,而且十分注重質量。在我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日益強化。對城市綠化作用和意義的認識有迅速提高。不少城市編制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確定了城市的基調樹種和街道綠化骨干樹種。道路綠化應以綠為主,綠美結合、綠中造景。道路綠化的主要功能是遮蔭、滯塵、減噪,改善道路兩側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等。在做好道路園林設計的同時,筆者感覺應該使道路綠地布局與景觀的總體設計有機結合起來。
一、道路綠地的總體布局
道路綠地是指道路及廣場用地范圍內的可以進行綠化的用地。道路綠地分為道路綠帶、交通綠地、廣場綠地和停車場綠地等。要確定道路綠地的橫斷面布置形式。例如設幾條綠帶,采用對稱形式還是不對稱形式。在城市道路上。除布置各種綠帶外,還應將街旁游園、綠化廣場、綠化停車場及各種公共建筑前綠地等有節奏地市置在道路兩側,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綠化景觀。其次還要考慮與各種市政設施有無矛盾。
二、景觀總體設計與道路規劃
景觀設汁是城市設計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形成—個城市面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城市景觀構成要素很多,大至自然界山川、河流湖泊、園林綠地、建筑物、道路、橋梁、雕塑等,景觀設計要滿足功能、視覺和心理等要求。將它們有機地組合成統一的城市景觀城市園林綠地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種人工與自然結合的城市景觀。可以起到塑造城市風貌特色的作用。
道路是—個城市的走廊和櫥窗。有其獨特的廣褒性,是人們認識城市的主要視覺和感覺場所,是反映城市面貌和個性的重要因素。構成街景的要素包括道路、綠地、建筑、廣場、車和人。道路、橋梁、廣場自身的線型、造型美,道路外觀的修飾美。具有特色的道路綠化、可以體現城市的綠化風貌和景觀特色。人們對道路栽植樹的要求已從屬于交通提高到道路景觀、綠地景觀、城市景觀的位置。
1、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應確定園林景觀路與主干路的綠化景觀特色。園林景觀路是指在城市重點路段,強調沿線緣化景觀,體現城市風貌與綠化特色的道路,是道路綠化的重點。比如最近幾年,伊春市伊春區花園路作為游客通往小興安嶺木雕園和小興安嶺石苑的必經之路,市區兩級政府把花園路確定為景觀大道。
2、同—條道路的綠化應有統一的景觀風格,不同路段的綠化形式可有所變化。同—條道路的綠化具有—個統—的景觀風格。可使道路全程綠化在整體上保持統一協調,提高道路綠化的藝術水平。
3、向一路段上的各類綠帶,在植物的配置上應注層高低層次、綠色濃淡色彩的搭配和季節變化等。并應協調樹形組合、空間層次的關系。使道路綠化有層次、有變化,不但豐富街景。還能更好地發揮綠地的隔離防護功能。
4、毗鄰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綠地應結合自然環境,突出自然景觀特色。在以建筑為主體的城市空間、單調、枯燥的人工環境中,山、河、湖、海等自然環境在城市中是十分可貴的,毗鄰自然環境的道路,要結合自然環境,并以植物所獨有的豐富色彩,季節變化和蓬勃的生機等展示自然風貌。
5、人們在道路上經常是運動狀態,由于運動方式不向,速度不同,對道路景觀的視覺感受也不同。當然,在同一道路的—個位置上經常會有不同的觀賞者,即運動觀賞者和靜止觀賞者。因此,道路綠化設汁時,在考慮靜態視覺藝術的同時也要無分考慮動態視覺藝術。例如,主干道按車行的中速來考慮景觀節奏和韻律;人行道樹的設計側重慢速;路側帶、林蔭路、濱河路以靜觀為主。
6、將道路這一交通空間賦予生活空間的功能。道路伴隨著建筑而存在,完美的街道必須是一個協調的空間、景觀設計中注意借助周圍的自然景色、文物古跡;道路兩側建筑物的韻律;與道路兩側櫥窗的相呼應;還應注意各種環境設施如路標、垃圾箱、電話亭、候車廊、路燈等。在充分發揮其功能的的提下,在造型、材料、色彩、尺度等各方團均需精心設計。城鄉接合部道路交義口、交通島、立交橋綠島、橋頭綠地等處的園林小品、廣告脾、代表城市風貌的城市標志等均應納入綠地設計,由專業人員設計、施工,形成統一完美的道路景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進展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穩定提高。由于城市化的發展,自然生態受到極大破壞,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噪聲、煙塵等外境污染無時無刻不在損害城市的機體,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何改善城市生態、保護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成為全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為人們創造清沽、衛生、優美、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