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名思義,網上理財就是指雙方通過網絡虛擬空間的接觸,通過互聯網簽訂理財協議。目前,網上理財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網上收費理財信息服務,另一種是網上委托理財。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認為,理財走向網絡,除了網絡快速方便的原因外,也與現有的理財渠道過于狹窄有關。
“我又在網上買了好多的東西。”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網購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另外,隨著網上銀行的開通,足不出戶就能完成銀行卡的查詢、交易以及轉賬業務,金融服務變得越來越便利。然而,很多人辦理網銀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網上購物或者匯款轉賬,往往將網銀的
其實網上理財帶來的不僅是便利,也讓我們的理財生活更加精彩。
賬戶管理更輕松,還可以記賬。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記賬的想法,但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會付諸實踐,也很少會有人堅持下去,記賬本來就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很容易出現錯記漏記的情況。通過網上銀行的賬戶管理功能不僅能夠輕松地管理自己的很多賬戶,還能夠實現輕松記賬的功能。
如果你在同一個銀行擁有多個賬戶,可以將其中的一個銀行卡設定為主卡,然后另外的卡片(包括借記卡、信用卡)都與這張卡片綁定進行集中管理。以招商銀行的個人銀行專業版為例,將一卡通、信用卡關聯之后,通過“賬戶管理”中的“賬戶查詢”功能就能夠看到賬戶里面資產與負債(資產包括賬戶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負債主要是信用卡的消費情況),如果信用卡有未出賬單,負債欄會增加,而本期應還額會減少。通過賬戶查詢功能,不僅能夠查詢賬戶上的余額,還能查詢到一定時期的賬戶資產收支情況,資產一般是指本外幣、理財產品、基金等。需要注意的是,賬戶查詢有一定的期限限制。招商銀行個人銀行專業版可以查到過去1年的交易情況,查詢區間為100天。將銀行卡關聯之后,可以通過查詢功能查詢所有賬戶的交易明細、個人消費積分等信息,還可以在“說明”一欄里寫明這些資金的流向,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賬目表,使您全面了解自己的收支狀況。這些消費明細,就可以明確哪些消費是可以控制的,結合“財務分析”還可以自動繪制收支分析圖,從而達到開源節流的作用。
另外,利用網銀中的“ATMpos限額”功能,還可以設定取現、消費限額,對于自制力差,還想控制消費的人來說,可以利用這一功能設定自己消費的最高額,如果孩子在外地讀書,父母也可以利用此功能來避免孩子亂花錢。如果你有多張該行的信用卡,你也可以在網絡上設置信用卡的最高消費限額。
開設理財賬戶,盤活工資卡“睡錢”
“我的工資一直放在工資卡里,隨取隨用很方便。我一直想存錢,但是每次發了工資,都會忘記,因為零零散散的錢特意跑銀行太麻煩。”某企業白領李莉介紹,“我身邊的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存錢的習慣。”
雖然每個月的工資有限,但是依靠網上銀行,可以不必跑銀行就輕松獲得收益。目前存款定期利息與零存整取利息都增長,分別為2.5% 與1.91%,與活期利率的0.36%相比,這部分收益不能忽視。可以通過定活互轉功能辦理活期轉整存整取定期、活期轉零存整取、活期轉教育儲蓄、整存整取定期到期轉活期、定期自動轉存、零存整取開戶、零存整取續存、教育儲蓄續存等業務。而且轉賬的限額很低,以招商銀行為例,活期轉整存整取的最低轉賬金額,人民幣和港幣為50元,日元1000元,其他幣種為原幣種10元;活期轉零存整取的最低轉賬金額,人民幣5元;活期轉教育儲蓄的最低轉賬金額,人民幣 50元。對于沒有存款習慣可以設定“活期約定轉存”,當活期子賬戶余額滿足制訂計劃中的轉存金額時,系統自動執行轉存計劃,在活期子賬戶中保留設定的賬戶預留金額,其余金額轉為指定的整存整取種類。
另外,除了開設理財賬戶,網上銀行可以提供的理財服務越來越全面。大部分銀行都為客戶提供了國債、基金、理財產品、外匯、黃金等一站式的理財服務,通過網銀不僅能夠實現在線購買,還可以查看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凈值等。“我的基金”可以查看自己關注的基金情況,通過“基金比較器”可以比較幾只基金的收益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使用情況,銀行推出個人網銀大眾版和專業版(有的銀行稱為貴賓版),有些功能只能在專業版上才能實現。
通過網銀還可以實現網上繳費業務,繳納水、電、煤氣、電話、保險等有關費用的服務。先在網上開通繳費功能,然后通過網上繳費功能繳納費用,還可通過繳費查詢功能查詢已維護的應繳費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費用都能通過網銀繳納,例如通過網銀繳納保險,只能給合作的保險公司繳費。
網上銀行、網上理財雖然方便,但是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提醒大家,網上理財要三思,千萬不要把賬戶密碼告訴別人。有個案例說的是家住福建漳州的林先生去年因房屋拆遷,手中有了一大筆現金。這筆錢如果存在銀行,每年定期利率僅為2.05%,再扣去5% 的利息稅,收益所剩無幾。而銀行的理財門檻又太高,加上股市震蕩低迷,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渠道。正在這時,有位朋友介紹他到網上“淘金”。通過與一家理財工作室頻繁接觸,雙方建立了信任,簽訂了委托理財協議。賬戶密碼給了那家理財工作室幾天后,那家理財工作室就在網上消失了。林先生多方投訴無門,訴諸法律沒有對象,苦果只有自己咽。
和林先生一樣熱衷于網上理財的投資者,一般都是受到股市、期貨、債市“流金淌銀”般效應的誘惑,卻又缺乏專業投資知識的人。尤其是在去年這樣一個各類投資效益較差的年份里,有多家網上理財工作室聲稱自己的保底收益率都在20%以上,而一些在網上意圖尋求資金者更是打出每月保底30%甚至一年保底50%的誘人口號,這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
與其它理財方式相比,張雪奎老師認為,網上理財確實具有獨特的特點:網上理財單個案例的資金額度隨意性很大,十幾萬到幾百萬都可以。但由于委托方與受托方是在網上結識的,有些投資者對受托者缺乏足夠的了解,完全憑借對受托方的信任簽訂委托理財協議,甚至沒有簽訂委托理財協議就把資金劃撥到受托方的賬戶上。這樣的網上理財顯然隱藏著極大的風險。
一是因為網上理財的投資方向多為股票,一般以一年為限。如果股市在一年中連續下跌,在沒有做空機制的環境中,再好的操作也無濟于事;
二是受托人的信用風險。據了解,許多情況下是受托方勾結他人打成交量,造成委托人虧損。有的受托人甚至攜款潛逃造成委托人血本無歸。
因此,投資理財專家張雪奎提醒,網上委托理財風險極大且不易控制,投資者要三思而后行。今天去參加一家大型基金的沙龍聚會,這家基金是一家全國性大型企業的下屬公司,為了吸引參加聚會的數十個老板的投資,開出了5年期理財年利率15%的優厚條件。大型基金的理財活動,擁有人力、物力、資金的先天優勢,但是也不敢保證必贏,何況那些網上的小公司!?
網上理財,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