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國際社會逐步重視起了績效評價,在公共財政支出領域,我國財政部門也進行了相應的實踐和探索,但還沒有有效地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體系,不能有效評價財政支出。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公共財政 支出 績效評價 評價指標
一、開展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意義
在財政支出活動中所取得的實際效果,也就是財政支出績效,它對政府配置資源的合理性及資源使用的有效性進行了重點研究,也是對政府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資源配置活動與所取得的社會實際效果之間比較關系的反映。
(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從財政支出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總體要求出發,科學、客觀公正地衡量比較財政支出的行為過程、支出成本及其產生的最終效果,并對其進行綜合評估,績效評價方法要求科學和規范,評價標準統一制定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能多方面控制財政資金。在財政支出安排和實施的全過程中都存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它綜合評價了財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和投入風險等方面,使財政調控功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安排的科學性也大大提高,也促進了實現財政支持社會的經濟目標。
?。ǘ┴斦С隹冃гu價工作的開展,促進了財政支出的規范和依法理財。(1)既能使公共支出透明增加,又能使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提高;(2)對重點項目建設非常有利,能夠及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給運行中的項目,促進了項目管理,對項目的責任感,項目管理者的意識明顯增強;(3)財政執法和監督約束效用提高,財政資金監督與管理得到了正確的引導和規范,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4)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有效的信息可通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獲取,投資風險和短期行為被政府決策者有效地規避,財政資金得到節約,供求矛盾也能緩解,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現狀
在我國績效評價開始的時間還比較短,對于公共部門來說更是如此。近年來,國際社會都普遍重視績效評價,在公共財政教育支出領域,我國財政部門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實踐探索并初步取得成效,但不足的地方也逐漸暴露了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u價指標設計過于注重支出分配而忽視了支出后績效
由于我國財政支出管理長期形成了一種傳統,財政部門的支出分配情況在實際績效評價工作中是集中的重點,現行的評價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績效評價。
目前我國財政支出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與執行過程的合規性是現行評價關注的重點,但還沒有開始實施或剛剛開始探索支出后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能性評價。如果預算撥款或者對現行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是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觀念局限的內容,那么真正使用公共財政資源的目的肯定會被誤導,只重手段而忽視目的的“文化”、 忽視公眾和神化了的官僚思維會出現,社會的真正效率必將遭到損害。
?。ǘ┤狈茖W性和系統性設計的評價指標
我國現行的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是由財政部門根據通用的財務規則對自己而設立,對自己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反映。
以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為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總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結構、教師總量、學生總量和結構、教育行政事業性收費總量和結構等量化指標等,這些都是主要采用的指標,總的來說這些指標過于簡單,只追求了定量化,即使再具體和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也不能對現實績效進行全面客觀地反映。幾乎沒有反映出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的根本使命和職責實現績效,而且還容易以偏概全,對整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價及其支出本身的發展易產生誤導的影響。
?。ㄈ┖茈y實現績效預算
績效預算管理從建立到全面實行需要一個過程,在項目預算中,前期項目論證不科學,在中期又局限于先確定資金再對項目進行論證的現象,而且記錄也很少,財政管理上對績效的關注非常少,過多地存在了合規合法性監督,部門和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講績效、只管要錢的現象,這些問題對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有著嚴重的影響,極易造成違規操作,績效評價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也受到了制約。
?。ㄋ模┤狈s束有力的支出評價結果
目前還沒有健全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體系,沒有法律規范,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不能直接約束到財政資金支出項目中的成績、問題與相關責任,也沒有約束到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環節的責任人,而只作為了各有關部門項目建設檔案保存,或是成為了有關部門加強新上項目管理的借鑒和參考,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權威性有著明顯的影響,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