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宇森
--------------------------------------------------------------------------------
《會計之友》 2006年第35期
【摘要】財務制度是事業法人的行為規范,但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不規范現象,認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發展至關重要。
財務是事業單位的命脈和“牛鼻子”。財務制度不僅是事業法人的行為規范,也是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的路標,具有極強的導向功能。近年來,隨著審計監督和單位自身不斷強化管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必須看到,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規范現象。
一、共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核算不規范,賬務處理不嚴謹,財務手續不健全
一是籠統性發票較多,數額較大。主要是購買煙、酒、禮品、辦公用品、勞保用品、食品水果、網絡耗材、會議支出和工會活動用品等原始發票要素不全、項目多、數額較大的發票未附明細清單,其真實性難查證。二是差旅費列支不規范。如在差旅費中發放下鄉補貼、出勤補助、考勤費、旅游費等福利性補助;列支就餐費、食品費、水果費、香煙費、用品費等不屬于差旅費性質的費用。三是招待性支出與職工福利性支出沒有嚴格區分核算,如來人接待、業務往來、節日禮品、購買食品等。四是專項經費和項目經費收支核算不夠清晰。尤其是項目經費支出沒有明細賬,與正常經費支出混在一起核算,無法判斷項目經費管理使用的真實情況。
(二)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
有些單位的會計、出納不相容職位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互串;單位對出納監督不夠,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現象在部分單位仍然存在。
(三)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一些單位物資和工程項目沒有通過政府采購和招投標,自行采購公開透明度也不夠;資產管理粗放,責任人不落實,長期不清查,久而久之則賬有物亡;資產變賣、報廢不按國家規定程序進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四)票據管理不規范
有些單位仍然在使用不規范票據收款,且未建立票據領購繳銷制度,有些正規票據的管理也是如此,責任不清,容易造成資產流失。
(五)資金使用計劃性不強,費用開支不透明
有多少用多少,甚至超支,寅吃卯糧,導致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一方面經費緊缺,另一方面卻是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中產生不規范現象的原因
(一)執行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會計制度的意識淡漠;
(二)財務人員在會計核算中工作不夠細致,審核報銷時把關不嚴;
(三)分管領導重視不夠,在原始發票簽批時不過問列支渠道;
(四)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業務檢查指導不夠;
(五)對專項和項目經費的管理核算意識不強。
三、為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節約使用資金,提高現金使用效益,應從以下方面著力加強和改進
(一)要增強法律意識
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會計制度,用法規來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特別是單位主要領導要加強財經法規的學習,牢記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切實做到依法理財、科學理財。
(二)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要以各種形式努力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健全財會人員管理制度,促使其嚴格規范履行職責。
(三)強化預算管理
堅持按項目、時間、進度支出,不準隨意變更預算項目、超預算安排支出。堅持以收定支,確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結余,禁止出現紅字,留下缺口。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預算或追加支出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報批。
(四)規范財務核算
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要加強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不相容職務必須分開,所有資產都要定期核對,切實做到賬賬、賬實相符。
(五)加強票據管理,合法使用票據
財政收費票據和稅務發票是行政事業單位收費的合法票據,應由各單位財會部門統一領購和管理,其他內設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購買。要加強票據繳銷管理工作,實行繳銷收費票據與稽核財政資金同步,做到票面收入與征收入庫額度相等。經費支出應取得真實、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據,否則,單位財會部門應拒絕報銷。
(六)強化監督,推行民主理財
一是財務管理制度公開。規定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將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辦法、財務收支范圍、標準、審批程序等向群眾公開。二是財務執行結果公開。規定必須將單位報告期末綜合財務收支及有關經費明細開支情況向全體干部職工公開。內容包括:綜合財務收支計劃及執行情況,會議費、車旅費、車輛維修、設備購置費、基本建設和安裝維修工程、專項業務費等各項經費使用情況,凡超支部分,必須說清原因;凡嚴重超支說不清理由的必須向上級紀檢監察機關作出交待,追究責任。三是接受監督,要求行政事業單位 要成立民主理財監督小組,負責對本單位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有關情況進行監督,對重大收支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本單位財務公開的有關內容進行審核、分析、評價,聽取群眾意見,提出改進措施。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