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雯(校務部審計辦)
把后勤工作的重點轉到管理上來,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戰斗力,就要客觀正確地認識當前后勤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主動抓好后勤管理工作。
一、強化“減付”是增加效益的觀念,在“減付”上做文章。
當前,“錢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錢少要把事情辦好”的正確途徑應該是: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即通過節流來減少財力的支出,在總投入量不變的情況下,謀求增加經費的潛在效益。一些管理事實表明,目前部隊還存在著對“減付”是增加效益的觀念不強,有的單位在后勤建設上往往缺乏嚴密論證,盲目蠻干,或只顧眼前不看長遠,結果導致建了拆,拆了建,反復折騰,投入大、效益小,白白地交了不少“學費”;有一些單位不按規定理財,使本來就少的經費一部分用到了非必要的支出上;有少數單位杜絕不了事故,發生事故不得不花大筆冤枉錢去“亡羊補牢”;有些單位在裝備、設備的管理上“拆東墻補西墻”,結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還有些單位和人員不注重節約,浪費嚴重。因此,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強化“減付”是增加效益的觀念,切實在“減付”上做文章。
(一)“減付”要力求決策正確
正確“減付”的決策是最大的節約,決策失誤的付出是最大的浪費。所以,后勤領導者必須力求避免或盡量減少決策失誤。第一,要善于辯證地思考問題。決策成敗的關鍵在于認識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內部,從復雜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從相互的聯系中找到本質的必然聯系。在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把握事物的歷史和現狀,又要著眼其發展,根據客觀情況,進行可行性研究。第二,要按科學決策程序辦事。這幾年,在后勤工作中,有一些領導者先入為主,對一些項目說起來掙錢,干起來賠錢;還有些只講闊氣,擺排場,急功近利,不講科學,不講實際,隨意決策造成的損失是嚴重的。因此,進行決策時,要掌握準信息,從實際出發,加強預測論證,更要樹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科學決策觀念。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具有豐富的智慧,是領導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認識源泉。領導者要善于采納群眾的正確意見,重大問題堅持實行民主決策,經過咨詢答辯做出決定。第三,要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即能夠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進行科學決策。同時,決策實際要注意信息反饋,跟蹤問效。
(二)“減付”要做到嚴格理財
嚴格理財是實現“減付”的重要保證。在這方面,一是抓好計劃管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到凡有活動經費的單位全部編制預算,把預算外經費和預算內經費“捆”起來統一管理,一切開支納入財務統籌安排。二是講求科學用財。花錢辦事要從實際出發,講合理,講效益,正確把握資金的投向投量,嚴格執行上級的財務規定,最大限度地壓縮消耗性開支;要堅持先收后支,精打細算的原則,不花過頭錢和冤枉錢。三是強化財務監督。要嚴格開支手續,堅持先審后批和“一支筆”審批制度;嚴格把好借款、用款、驗收、報銷四關,過好人情關,一切按原則制度辦事;加強全程監督,跟蹤控制。做到凡有經費的地方要有財務監督,使財務監督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全方位,維護財經紀律的完整性和嚴肅性。
(三)“減付”要切實杜絕案件和重大事故
杜絕案件和重大事故,把一般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是實現“減付”的有效措施。從我們部隊的情況看,近幾年,偷盜、經濟案件和車輛亡人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在軍內外造成了極壞影響,也使經濟上蒙受較大損失。處理一起事故,案件少則萬元,多則沒邊。有的部隊官兵節儉一年錢,結果被一起事故(案件)化為烏有。筆者認為,預防案件和事故既要算政治帳,也要算經濟帳。要把錢用在措施預防上,少用在處理事故上。嚴格落實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做好“兩個經常”。形成領導齊抓,機關共管,大家同防的局面。通過杜絕案件和重大事故,把一般事故降到最低限度來減少開支。
二、增強“節約是價值增值”的意識,在節約工作上用實勁
節約工作表現在軍事、政治、經濟工作各個方面,部隊節約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響著軍事經濟效益。因此,要牢固樹立“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思想,增強節約是價值增值的意識。官兵良好的節約意識能夠轉化為一定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效益。強化官兵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念,教育要先行。要把艱苦奮斗、勤儉建軍的教育制度化、經常化,并納入整個政治教育之中。使廣大官兵認清三個關系:即節約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關系,明確節省資源是為國家增磚添瓦,部隊要做勤儉節約的模范;節約與部隊自身建設的關系,明確搞好節約是過好“緊日子”的具體體現,部隊要在勤儉建軍上有所作為;節約與個人的關系,明確勤儉節約人人有責,要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節約須從自己做起。節約要從常見的浪費現象抓起,多種“堵漏”措施一齊啟動。目前,有些同志一方面感到經費不足,嘴上喊著過緊日子;另一方面行動上又不節約,在部隊中浪費的現象仍較為突出。“常明燈、常流水,裝不完的玻璃,換不完的腿”,甚至倒米飯扔饅頭,這種司空見慣的狀況如不徹底改變,即使供應標準再高,傾斜的經費再多,保障也難以有力。要克服浪費現象,必須采取多種“堵漏”措施。首先,要大力推廣節能技術成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從長計議,為創造節約價值舍得投資,普遍推廣實施固定節煤灶、節能變壓器、節能開關、節能燈和節水閥;大力使用電子自控節油器等節油新技術,把“節錢、節糧、節煤、節電、節水、節油”六節工作做得扎實有效;其次,要堅持量化管理。精打細算,先算后吃,計口下糧;量入為出,水、電、煤、油實行限量供應;要繼續完善管理承包責任制,管理責任到人,節約指標到人,增強管理的可控性;第三,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節約活動,依靠群管群節,堅持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把節約工作落到實處。堅持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人人動手,修舊利廢,物盡其用;必須從領導做起,一級抓一級,盯住問題抓落實,堅持經常抓,抓經常,使群眾性的節約活動持久開展。節約工作要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既要重視個人典型,又要重視單位典型;既要宣揚正面典型,又要抓住反面典型不放。
三、樹立人是“理財之本”的思想,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
部隊后勤是人、財、物等諸多因素共同構成的統一體,管理績效是各種要素相互作用綜合反映,其中人們思想素質和管理素質在整個后勤管理系統中起著決定的作用。我們要看到后勤工作中同時存在著兩對矛盾:一是供需矛盾,既供不應求,這是主要矛盾;二是供管矛盾,即管理水平落后于保障供應的要求,使本來就少的經費有相當一部分成了無效或低效投入。要過好“緊日子”,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戰斗力,重在樹立人是“理財之本”的思想,要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
第一,提高“當家人”和“管家人”的思想素質。實踐證明,部隊經常性的后勤管理,“當家人”和“管家人”有沒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關系很大。要通過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覺悟,使之牢固樹立熱愛本職、勤儉持家,為部隊服務的思想;養成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良好道德風尚;時刻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和責任,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樂于奉獻,勤于管理,自覺做人人敬佩的“好當家”、“紅管家”。
第二,提高“當家人”和“管家人”的管理能力。勤儉持家,強化后勤管理,“當家人”和“管家人”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能力。為此,一是要注意選送優秀的官兵入院校學習,經過院校專業培訓不斷充實到后勤各個崗位。二是部隊要積極抓好在職訓練。要把后勤訓練擺到重要位置,認真按綱施訓,嚴格落實訓練時間;并把后勤管理作為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做到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訓練什么,努力提高后勤隊伍的整體水平。三是要堅持工學結合,寓工于訓,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崗位練兵活動。堅持以考促訓,以訓促管,在普遍提高人員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出更多的業務尖子。四是要認真抓好自學。統一學習計劃和內容,積極組織后勤官兵參加各類學習。五是要堅持一級帶一級,以老帶親,以強幫弱,教專業技術,教工作方法,傳管理之道,在工作實踐中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