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1世紀的內部審計,在經歷安然、世通等公司的財務丑聞以及在《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OA)的推動下,正日益成為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石之一。我國企業對于內部審計工作越來越重視,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但發展現狀與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已經到了關鍵轉型期,積極推進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是時代的要求,在全球經濟動蕩加劇的背景下,尤為重要。本文就相關問題及對策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內部審計 企業 存在的問題 對策
21世紀的全球內部審計行業,在SOA、《COSO內部控制—整體框架》、《COSO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COBIT框架、BASEL II以及PCAOB有關準則的推動下,正在迅速發展,行業地位明顯改善,內部審計已成為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概況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概況
1.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內部審計工作是在國家審計制度恢復之后逐漸發展起來的。1984年初,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在國家審計機關的推動下,開始內部審計試點工作,之后得到迅速發展。
2.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已經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呈快速發展態勢,內部審計機構、管理體制體系、業務管理制度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逐步強化。
(二)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盡合理,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不強
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指出: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09年據對951家企業的調查,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等部門合署辦公的有135家,占14.19%。由于對于內部審計的定位不準,直接影響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造成內部審計權威性不強,工作受到其他工作的牽制。
2.對內部審計新理念的理解和認識不到位,內審職能過于狹窄
部分國有企業對內部審計在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對內部審計職責和功能仍然停留在查錯糾弊的層次上,或者將內部審計工作與紀檢監察工作等同起來或相混淆,將其定位在查處違法違紀違規上。
3.企業內審人員專業素質普遍較低,制約了審計工作的開展
據中國內審計協會2009年對723家國有企業的調查,有310家內部審計人員配備不足,占42.88%。內部審計職能的日益拓展和審計地位的不斷提高,對于內部審計工作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部分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背景構成與內部審計的發展不相適應,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結構還不夠合理。
4.企業內部審計的方法、技術比較落后
據中國內審協會2009年對1280家國有企業的調查,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僅占全部審計項目的0.47%,這說明沒能充分運用和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開展審計工作,審計還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二、關于對策的探討
(一)轉變內部審計觀念,發揮其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
內部審計作為一種控制機制,能夠為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提供信息,是緩解信息不對稱的一個有效措施,是公司治理結構中形成權力制衡機制并促進其有效運行的有效手段,是公司治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以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為出發點,改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IIA實務公告1110-1指出:“內部審計師必須取得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的支持,這樣他們才能得到被審計者的合作,并不受干擾地進行工作。”
可以借鑒IIA的屬性標準,通過書面的內部審計章程樹立內部審計部門在整個組織架構中的地位,內部審計章程應當描述內部審計主管的報告關系。
(三)推進內部審計職業化發展,優化群體結構
審計模式變化和最新審計實踐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具有審計監督的能力,更要具有認識企業使命、發展目標、戰略規劃和支持企業價值創造的能力。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實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重視的議題之一。內部審計人員要抓住危機帶來的機遇,增強自身的資質能力,成為治理、風險和控制的行家里手,積極有效的參與到公司治理之中,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增加價值及改善運營的作用。
(四)推進企業內部審計全面轉型、加快信息化建設
推進內部審計全面轉型與發展要逐步實現“六個轉變”:一是在審計的理念上,由對內部審計本質的認識是檢查系統向內部審計本質是控制機制的認識轉變;由內部審計注重結果、重在治標向注重過程、重在治本轉變;二是在審計的職能上,由單純監督向監督與服務并重轉變;三是在審計的目標上,從查錯糾弊向內部控制評價和風險評估轉變;四是在審計內容上,由財務控制向業務控制和信息系統控制轉變;五是在審計的方式上,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全過程監督轉變;六是在審計的手段上,由手工操作為主向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主的轉變。
(五)完善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內部審計質量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生命。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高低影響到為企業增加價值作用的發揮。第一,審計質量的保證與改進措施包括日常監督、內部評價、外部評價。第二,控制和提高審計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對審計項目而言,就是建立科學的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體系,明確相應的工作目標、工作步驟和質量要求、工作責任。
隨著2008年5月被尊崇為中國薩班斯法案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年4月《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及2011年10月中注協《企業內控審計指導實施意見》的密集發布,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及內部審計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應當與時俱進加快內部審計工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