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會計處理的不足及改進

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會計處理的不足及改進

《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新增了對虧損合同的規定。虧損合同由待執行合同演變而來。待執行合同是指尚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虧損合同指履行該合同不可避免會發生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合同開始訂立的時候,企業預期都是盈利的,但后來由于盈利條件或市場條件發生了改變,該合同就有可能變為虧損合同。如果虧損合同中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則應確認預計負債。
一、企業對虧損合同進行會計處理應遵循的原則
或有事項準則規定,企業對虧損合同進行會計處理,需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一是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需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可撤銷,企業就存在了現時義務,同時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確認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計量應當反映退出該合同的最低凈成本,即履行該合同的成本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即“孰低原則”。二是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二、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會計處理的不足
當虧損合同出現時,有兩種可能的結果:一是履行合同的成本小于違約補償或處罰;二是履行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如果履行合同的成本低于違約補償或處罰,按上述第一點原則規定,預計負債以兩者中較低者即履行合同的成本入賬。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必定會選擇履行合同。因而,按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處理與實際情況是一致的。如果履行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按會計準則的規定,應按兩者中較低者即違約補償或處罰作為預計負債入賬。從實質上來說,這一點就是假定:當履行虧損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時,企業一定會選擇違約,避免遭受履行合同的更大損失。那么在現實中面臨這種情況時,企業是否一定會選擇違約呢?不可否認,許多企業出于保護自身商業信用的目的,即使履行合同的成本更高,他們仍然會選擇履行虧損合同,而不是違約,畢竟喪失商業信用很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此時企業如果仍按會計準則規定以兩者中較低者即違約補償或處罰入賬,那么賬面上的預計負債將會比實際的負債數額小。
三、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會計處理的改進
基于以上分析,在對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時,如果履行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若企業選擇保護商業信用,就應按照履行合同的損失而非會計準則規定的違約補償或處罰確認預計負債。只有企業愿意接受違約造成的自身商業信用破壞時,才應按照履行該合同的損失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
四、具體會計處理過程解析
根據以上虧損合同會計處理兩點原則的規定,以下將分別幾種情況進行具體會計處理過程的解析,以指出會計準則規定的不足并說明提出的改進建議:
(一)虧損合同是可撤銷合同時的會計處理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需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
例1:甲公司2010年12月1日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應在2011年2月底以每件產品9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1 000件A產品。該合同為可撤銷合同。該批產品在簽訂合同時尚未開始生產,但甲公司開始籌備原材料以生產該批產品時,原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預計每件產品的成本升至100元。
1.該合同為可撤銷合同,根據現行會計準則的規定,甲公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
2.若企業選擇履行虧損合同,那么應該確認10 000元(100×1 000-90× 1 000)的預計負債,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10 000
貸:預計負債 10 000
分析:從以上會計分錄可以看出,如企業選擇履行虧損合同,按照現行會計準則確認預計負債將會比實際情況少計負債1萬元。
(二)虧損合同不可撤銷,且虧損合同出現時不存在標的資產的會計處理
例2:甲公司2010年12月1日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應在2011年2月底以每件產品8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2 000件B產品,該合同是不可撤銷合同。若甲公司未按期交貨,則需要向乙公司交納違約金,違約金為合同金額的10%。該批產品尚未開始生產,但甲公司開始籌備原材料以生產該批產品時,原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預計每件產品的成本升至100元。該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不存在標的資產。
1.根據現行會計準則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最低凈成本。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200 000-160 000=40 000(元)
不履行合同產生的損失=160 000 ×10%=16 000(元)
(2)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大于不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甲公司應該選擇不履行合同,即支付違約金,并將16 000元確認為預計負債,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16 000
貸:預計負債 16 000
2.從理論上來說,甲公司應該選擇不履行合同,但若企業選擇履行虧損合同,維護商業信用,則應將40 000元確認為預計負債,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40 000
貸:預計負債 40 000
分析:從以上會計分錄可以看出,按照現行會計準則處理將會比實際情況少計負債24 000元。
(三)虧損合同不可撤銷,且虧損合同出現時存在標的資產的會計處理
例3:甲公司2010年12月1日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產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011年2月底以每件3 0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300件C產品。該合同是不可撤銷合同,若甲公司未按期交貨,則需要向乙公司交納違約金,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C產品300件,成本總額為12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場總額為11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A產品不發生銷售費用。
該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存在標的資產,
1.根據現行會計準則會計處理如下:
(1)計算最低凈成本。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1 200 000-3 000×300=300 000(元)
不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3 000×300×20%+(1200 000-1 100 000)=280 000(元)
履行合同的損失大于不履行合同的損失,甲公司應該選擇不履行合同。
(2)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因為選擇不執行合同,年末存貨留存企業,所以可變現凈值的計算基礎為市場價格110萬元,而成本為120萬元,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0 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100 000
(3)比較預計虧損和減值損失。不執行合同的虧損28萬元大于減值損失10萬元,因此確認預計負債18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180 000
貸:預計負債 180 000
2.從理論上來說,甲公司應該選擇不執行合同,但若企業選擇履行虧損合同,維護商業信用,則應將300 000元確認為預計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 300 000
貸:預計負債 300 000
分析:同樣,從以上會計分錄可以看出,按照現行會計準則處理將會比實際情況少計負債12萬元。
五、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現行會計準則要求虧損合同應當按照履行該合同的成本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這樣的會計處理規定是基于這樣的假定:當履行虧損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時,企業一定會選擇違約,避免遭受履行合同的更大損失。這樣的處理方法忽視了企業在許多情況下出于保護自身商業信用的目的會選擇履行虧損合同,而不是違約。因而這樣的規定并不能反映所有的真實情況,可能導致會計信息反映不真實,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
所以,在對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時,如果履行合同的成本大于違約補償或處罰,若企業選擇保護商業信用,繼續履行虧損合同,就應按照履行合同的損失而非會計準則規定的違約補償或處罰確認預計負債。只有企業愿意接受違約造成的自身商業信用破壞時,才應按照履行該合同的損失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
這樣的處理帶來了新的問題,即企業可能隨意變更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方法,導致會計信息可比性受到影響。解決方法是,企業需選擇一種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模式(按照履約損失確認或按照履約損失和違約金二者中較低者確認),一經確定,在以后的會計期間不得隨意變更。S


參考文獻:
1.戴勁.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會計處理探討[J].財會通訊,2010,(12).
2.田四海,王冀寧.淺析或有事項中虧損合同的會計處理[J].財會研究,2011,(2).
3.劉正陽.例解虧損合同的會計處理[J].商業會計,2010,(6).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