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闡述了社會責任會計的概念,介紹了發達國家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法律、理論及披露內容幾個方面提出了借鑒發達國家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會計 信息披露
一、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責任會計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企業的社會責任可分為經濟責任、文化責任、教育責任、環境責任等幾方面。
社會責任會計是“把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做社會責任,并以此為中心展開的會計”。從控制的對象和主體角度,把社會責任會計分為以企業為控制對象的社會責任會計(微觀社會責任會計)和以國民經濟為控制對象的社會責任會計(宏觀社會責任會計)兩類(戴維·林諾維斯,1968)。微觀社會責任會計指企業經濟活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的計量報告。宏觀社會責任會計指整理、衡量及分析政府和企業行為所引起的社會和經濟后果。
二、發達國家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發達國家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政府主導型披露模式
法國在政治上是高度集權的傳統國家,國家在會計規范中起主導地位,《會計總方案》作為會計規范的核心由政府制定并頒布,強調統一性和一致性。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法國也是世界上最重視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國家,所以法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特點體現為:(1)政府在企業實施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謝暉,2009),通過相關法令和政令予以保證,強制推行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2)擁有完整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框架;(3)披露內容側重于職工利益方面的信息;(4)社會責任作為其主要會計報表之一,其規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
在社會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面,法國社會資產負債表由最初的1975年法國政府在《關于公司法改革的報告》中的建議編制到1977年以正式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強制編制,要求雇員超過750人的組織(1982年擴大到300人)必須編報年度社會資產負債表,送交公司勞資協議會、工會代表和法國勞工部,確立了社會資產負債表的法律地位。
在信息披露的形式上,法國主要采用社會資產負債表和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兩種形式,來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對于一些未被法規強制要求披露社會資產負債表的企業,往往采用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形式自愿披露社會責任信息。進入21世紀,編制社會資產負債表的企業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描述性社會責任報告成為社會責任信息的主要披露形式。
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框架方面,社會資產負債表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職工人數;工資成本;健康和安全保護;其他工作條件;職工培訓;行業關系;職工住房、交通等其他生活條件。
在社會和環境信息披露方面,法國政府要求企業注意改善生態環境,如治理廢水、廢渣、廢氣,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稀有資源的耗用,以及對社會環境治理提供服務和捐贈等。
(二)非營利組織主導型披露模式
在美國,會計實務界、民間組織以及資本市場是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推動力量,他們都比較重視社會責任會計的研究和實踐(李正,2008)。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會計學會、全國會計師協會都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特點體現為:(1)政府法規為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法律支持;(2)民間力量是美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主要推動者;(3)在美國企業社會責任模式中側重法律監督;(4)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5)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形式多樣化。
美國會計學會在1975年的年度報告中,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企業社會責任成效的會計核算及評價;(2)人力資源會計;(3)企業社會費用;(4)企業活動對社會的影響;(5)社會報告;(6)執行政府項目的會計等。1977年社會計量委員會發表了“企業社會業績計量”研究報告,該報告提出企業應該對一些重大的社會責任業績提供報告加以披露,并說明了每一領域應提供何種信息以及信息的作用、來源渠道和報告形式。
美國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中,采用了社會責任報表、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貨幣內容的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定量內容的社會責任報告,這體現了披露形式的多樣化。披露的內容也因各州發展情況不同更加靈活自主,涉及的范圍較廣、內容豐富。披露的表述方式也逐漸由量化的貨幣形式轉化為了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
(三)非政府機構主導型披露模式
英國對社會受托責任的關注是最普遍的。國家政府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起引導作用,披露方式以財務報表為主。英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特點體現為:1.政府在社會責任發展中起到正面推動作用,并成立專門機構實施統一領導;2.自愿披露和強制披露相結合;3.披露形式多樣化。
英國在法律上要求各公司在社會報告中應披露有關環境保護、人力資源、職工福利、慈善捐贈等信息。英國財務報告準則建議企業除了編制傳統的財務報表外,還應當編制增值表、雇員報告、就業報告、企業與政府之間貨幣往來報表、外幣交易報表、未來前景報表、公司目標報表等一系列社會報告,以滿足企業外部投資者、債權人、職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團的信息需要。
三、發達國家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對我國的啟示
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賦予了企業宣傳自身形象的機會,許多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在財務報告中開始注重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或單獨編制社會責任報告進行信息披露,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還處于起步階段,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對進一步完善我國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建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法規制度
發達國家的政府機構是以制定法規、準則的方式強制性地推動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自發行為,發達國家在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推行過程中,一直在集中力量為其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據。雖然我國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但社會責任會計報告在內容、方式等方面與西方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需要制定政府主導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準則和制度,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范圍、內容、詳細程度、真實程度和披露方式進行規范。
(二)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不同發達國家由于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情況的不一導致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內容側重點有所差異(王秋霞,2008)。法國的社會責任報告中重視員工的相關問題披露;美國大多是披露與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內容;英國則側重于披露職工、環境、慈善捐贈方面。我國在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時,也要考慮我國現階段面臨的主要社會責任問題,比如食品安全、公共設施安全等,在此基礎上探討企業應滿足哪些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并且確定應披露的范圍和內容。
(三)加快相關理論研究
實務操作需要有理論的指導,我國尚未建立系統的社會責任會計理論體系,這是目前社會責任會計停滯不前的主要根源。這就需要會計理論界以及各大會計團體,在借鑒西方成熟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理論體系,盡快出臺相關會計準則及指南,指導企業從無專門的信息披露逐漸過渡到以單獨會計報表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模式。這樣才能使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具有統一的報告原則、報告內容和評價指標。
(四)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并自愿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西方發達國家很多大型企業非常重視職工福利、慈善事業、環境治污,自覺自愿的去承擔這些社會責任,并進行披露。而在我國,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一些效益差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成為了一種形象宣傳和融資手段,社會責任信息可靠性也隨之降低,這就導致了信息使用者難以從中得到真實的信息,從而誤導投資者、顧客等利益相關群體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判斷。因此,惟有提高企業自身的素質,我國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狀況才會從根本上有質的飛躍。J
(注:本文系2011年度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甘肅省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調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陳留星.從傳統會計視角看社會責任會計[J].時代金融,2011,(5).
2.張倩,李桂榮.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國際比較及借鑒設想[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7,(5).
3.王潤華.社會責任會計基本理論探討[J].財會月刊,2010,(5).
4.謝暉,曾郁林.法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J].中國工會財會,2009,(12).
5.陳巧慧.從國外的社會責任會計動態看我國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J].商業會計,2011,(9).
6.臧慧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J].經濟論壇,2009,(1).
7.戴瑞紅.初探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基于中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之比較[J].商場現代化,2007,(3).
8.喻昊.西方國家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啟示[J].金融與經濟,2006,(6).
9.鄧啟穩.西方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特點、規制和實踐研究——基于法國、美國、英國的經驗[J].生態經濟,2010,(11).
10.曲文斌.國內外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09,(12).
11.李正.法、美、日三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經驗及借鑒[J].財務與會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