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ERP沙盤模擬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及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通過模擬真實情境將諸多教學目標融于一體,為改進課程學習提供了便利。實踐表明,借助ERP沙盤工具,對于改進《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ERP沙盤 實踐教學 管理會計 探析
國家和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各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劇增,而應用型人才所需具備的各種素質則無疑依賴于實踐教學。國際上較成功的職業教育,如加拿大的“CBE”實踐教學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以及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等,都表明了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學生在在校期間,既掌握專業知識, 又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以滿足今后從業的需要,則是管理會計等專業課程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引入ERP沙盤模擬的必要性
英國科學家波蘭尼認為,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緘默知識兩種。顯性知識指可以言說的即可用文字、符號、語言來表達的知識。緘默知識指的是我們意識不到的、難以用語言傳達的,但對我們的行為又存在影響的知識。而像能力、技巧、智慧等緘默知識主要通過個體的實踐操作而獲得,它對于顯性知識的理解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但有時也會起到阻礙作用。只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結合,這樣的知識體系才是完整的。
《管理會計》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課程,它主要利用企業財務信息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和考評等活動,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決策服務。在當前該課程的教學中,由于各方面條件限制,教學往往偏重教給學生一些顯性知識,忽視了至關重要的緘默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中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為講授法或案例教學法。講授法是教師以語言為媒介通過的口頭語言表述、講解等形式傳授管理會計知識,指導學生完成系統的知識學習。但這種單向的信息傳輸的方式,容易使學生思維和學習處在被動狀態,學生無法直接體驗職場真實的情境,這種去情境化的教學無疑會使得學生的相關能力無法有效培養。案例教學法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注重師生雙邊活動的教學方法。其做法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收集資料,編成案例,供學生將教材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處理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讓學生相互討論、爭辯,提高認識,并使其可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驗證、鞏固和加深。但這一方法對教師要求頗高,需按期對各大企業、商行進行調研,搞清經濟近況和趨勢,以使案例教學的內容常新、知識符合社會所需。在教師個人能力、精力,教學設施手段和教學經費的有限條件下,案例教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兩種主要教學模式,都因“抽象”而使學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由此覺得課程枯燥乏味,味同嚼蠟,學習興趣自然下降,其弊病早為所詬病。為此人們在“實踐”上做了不少努力以擺脫困境。
但由于管理會計進行預測、決策所依賴的財務信息屬于企業高級機密,這就使得學生難以深入觸及與專業課程相關的實踐內容,頂崗實習無法做到“貨真價實”。學生無法獲得直接體驗管理會計知識的經驗,這種知行脫節,有背于管理會計知識本身強調通過實際操作來體驗和感受的要求,降低了實踐教學效果。因此,讓學習與經濟生活接壤,營造接近企業實際生產經營狀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利用ERP沙盤模擬創新《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很大程度上可解決這一難題,其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了由課堂向職場、知識向能力的轉換工具。
二、ERP沙盤與《管理會計》實踐教學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專家單德伯格(Sandber)認為,人的能力只有依托具體情境、在具體對象的探究過程中才能形成。在完成各種任務時,人總是有意識的運用各種以往的經驗,并在以往經驗和新情境的結合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現代教學論也表明,由于情境關注個體與場景的交互作用,能讓人身臨其境,有助于人們更好地建構意義,因此回歸生活世界成為了當代課程改革的一種重要走向。就職業教育而言,能否設置并利用好情境,一定程度上表征著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ERP沙盤就是一個模擬企業經營工具,它是由英美知名商學院和管理咨詢機構開發出的新型現代培訓模式,其活動的背景設定為經營同一行業的生產型企業之間進行競爭,學生在模擬中如置身于真實的經營情境中,僅需兩天便可模擬企業6年的經營,了解基于ERP財務管理思想下的可視化企業經營過程,參與對企業全部經營活動的全面管理和控制,體驗動態管理、實時控制、財務與業務一體化, 體驗企業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協調統一,這使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更加完整,方法更得當,效果更理想,有利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管理會計》課程的主要實踐內容:(1)預測。通過對企業內部、外部理財環境的分析,預測企業發展前景和產品市場前景,并對銷量、成本費用和利潤合理進行預測。(2)決策。根據預測選擇確定生產主打產品、產品組合;確定固定資產的規模、規格和類型。(3)全面預算。根據決策結果編制業務預算、專門預算和財務預算。(4)日常控制。根據全面預算進行控制現金流、成本、預算控制、財務成果控制等。(5)考評。經營活動結束,考評實際數與預算數的差異,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等。
利用ERP沙盤模擬工具,能為學生搭建將專業知識運用于具體生產經營情境之中的平臺,可有效改進《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
三、ERP沙盤與《管理會計》實踐教學的設計
(一)構建課程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認知結構
利用ERP沙盤模擬進行《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可以有效建構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的物理——心理環境,使學生身處仿真、復雜的經營狀況中, 讓他們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相關的真實任務情境聯系在一起,促使其對知識的準確理解,提升其在實踐中的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1.ERP沙盤模擬前的準備。在開課前1-2周,給學生做好背景與市場規則與企業運營規則介紹,讓他們了解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企業運營規則。
2.成立各個模擬公司。教師將參加課程的學生分成6-8組,學生可自由組合,5-6 人一組成為一個競爭公司,并給以冠名。具體分工為:總經理CEO、營銷總監CMO、生產總監COO,財務總監CFO、財務助理、采購總監組成一個經營公司,最終以每個經營公司的經營業績及權益情況參考歷年的經營走勢決定成敗。
3.設定初始狀態,做出粗略的財務預算方案。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定初始狀態,在模擬經營前,要求每個小組學生交出“企業總體戰略規劃方案”和“粗略財務預算方案”的書面作業。
(二)轉變教師的角色,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利用沙盤模擬改進管理會計的教學中,師生角色要發生改變,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和伙伴,學生從被動的聽眾,轉變成為主動的參與者、競爭者和體驗者,因此它能更完整地體現“以能力為本位,以過程和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理念。而且在企業經營競爭中,學生必須把課程單一知識點進行融合,找到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綜合應用專業知識,才能解決經營競爭中的問題,這一過程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三)模擬職能崗位、再現企業運營流程,在實戰中培養管理人才
1.預測銷售、成本費用、利潤。根據市場預測表,讓扮演CMO角色的學生分析出各年市場產品需求數量和價格分布情況,整理各年度各市場的預計銷售量和平均價格,預測出市場未來銷售額的增長趨勢;讓扮演CFO角色的學生,進行成本費用和利潤預測;讓扮演COO角色的學生預測采購量和盈虧平衡點。讓扮演COO角色的學生預測,估算需要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銷售單價,固定成本的計算應根據沙盤規則所設定的經營環境,銷售單價是根據市場預測信息計算,只有準確預測,才能幫助企業實現盈利。
2.做出長期投資決策。模擬經營時企業資金總是緊張,需要學生從資金使用角度進行規劃,如投資生產線,需要考慮投資回收期、維修成本分攤、折舊成本等關鍵要素。讓扮演CEO和CFO角色的學生按公式計算各種設備的投資回收期,取回收期短的方案為優。
3.編制全面預算。讓不同職能崗位的學生,分別編制銷售預算、現金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生產設備預算、產品研發預算等。
4.控制日常經營活動的成本費用。讓扮演CFO角色的學生進行現金流控制、預算控制、財務成果控制等,讓扮演COO角色的學生控制庫存。
5.考核評價:模擬經營結束后,要求以模擬公司為單位,寫出整個經營期間的運作情況總結分析報告,對比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分析差異性質和原因,明確責任,找出改進措施,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有利信息等。
四、ERP沙盤模擬教學特點與效果
現代教學論認為,脫離個體生活的真實環境來談論學習或能力是毫無意義的,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的必要途徑。情境建構了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的物理——心理環境。利用ERP沙盤模擬進行《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有利于建構這種有效情境。它能使學生身處仿真、復雜的經營狀況中, 讓學生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相關的真實任務情境聯系在一起,激活了他們已有的認知結構,促使他們對知識的準確理解, 也能提升他們在實踐中的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需教”這一終極目標。幾年來,在教學中利用ERP沙盤工具,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有利于彌補實踐經驗的不足。眾所周知,職業教育培養生產與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而技術涉及大量的“緘默知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實踐教學難以得到落實。通過ERP沙盤模擬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具體的認識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熟悉和感悟企業生產、資金、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體驗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深刻領悟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控制、考評的職能,認識到管理會計工作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需要從企業全局的視角來謀劃企業戰略發展。
2.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表明,人的智能可以分為八種:語文智能, 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及自然觀察者智能等。一般而言,高職學生在數學推理能力等方面可能相對欠缺,但其肢體運作智能并不差。據我校學生的調查:100%的學生喜歡ERP沙盤模擬;88.33%的學生認為財會專業開設ERP沙盤模擬實訓,能提高和拓展其專業能力,希望反復訓練,這證實了高職學生愿意運用肢體運作智能,因此,利用ERP沙盤模擬進行管理會計實踐教學,能發揮學生肢體運作智能較強的優勢,這是以往傳統教學模式所難以企及的。學生在模擬經營中想要贏得最終勝利,需要更多的專業理論作支撐,從而激發他們積極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促進和激發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生成。
3.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管理會計教學中,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一切都由教師決定,講多練少,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其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組織好通過實驗、實訓、實習等必要環節。利用ERP沙盤模擬進行實踐教學,使教學“重心轉移”,從重視教法轉為重視學法,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教師由“表演者”升格為“導演”,講少練多,為學生的自學和思考留下足夠的時間,在教學方法上更多地運用以教法促學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在實踐內容設計上循序漸進,以吐故納新,有利于學生自主吸納,自主建構,體現了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與具體性,較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其多元智能的發展,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4.完善了以能力為本考核方法。能力是一個實踐范疇,它與情境密不可分,脫離了此情此景將無法對能力進行有效的評判。傳統考核方式是以期末的筆試為主,這種方式顯然無法評判學生的緘默知識以及能力高低。而利用ERP沙盤進行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其考核方式是“以能力為中心”的開放式、全程化考核,不僅能客觀評價學生能力的好壞,而且因堅持了考核主體的多元性,實現了學生自我價值感的轉變;個體在參與活動中,塑造和發展著團隊,團體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傳遞集體的智慧,使個體能力得以提升;反過來,個體又作為團體中的一員,影響與塑造著團體。通過這種持續、循環的相互作用,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個體參與實踐活動、與環境相互作用是學習得以發生的內在機制,個體的心理活動與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是互動的、不可分割的。而ERP沙盤就提供了這樣條件,它將成為高職財會類專業實驗教學的核心平臺,藉此來提高財會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層次,推動財會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J
(注: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1年度重點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0101065)
參考文獻:
1.趙息.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9).
2.邱玉興.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07,(3).
3.路曉輝,陳曉梅.沙盤模擬原理及量化剖析[M].化學工業出版,2009,(9).
4.蘇永剛.關于開展 ERP 沙盤模擬教學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11).
5.張英彥.論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科學,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