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循環經濟視角下煤炭行業稅收政策研究

循環經濟視角下煤炭行業稅收政策研究

摘要: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影響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發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離不開政府的財稅政策支持。本文分析了我國煤炭行業稅收政策的現狀,并提出了推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 煤炭行業 稅收政策

  一、循環經濟視角下煤炭行業稅收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我國能源資源稀缺,存在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目前,煤炭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分別占77%和70%。然而,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為134噸。煤炭開采浪費嚴重,平均回采率過低,大約在30%左右,小煤礦甚至低至15%。煤炭消費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高居世界首位。同時,煤炭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為確保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和諧發展,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循環經濟思想為指導,高效循環利用煤炭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循環經濟(Recycle economy)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鮑爾于1966年在其著作《即將到來的宇宙飛船——地球經濟學》中首先提出的。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cycle)、再循環(reuse)”為原則,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特征,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式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注重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及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是轉變煤炭行業“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傳統經濟模式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稅收政策是政府調節、引導煤炭行業發展的一種手段,對促進我國煤炭合理開采利用、降低環境污染、維持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目前我國的煤炭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在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存在不足,故從循環經濟視角對煤炭行業稅收政策進行研究是必要的。
  二、我國煤炭行業稅收政策現狀
  我國現行稅收制度是在1994年稅制改革后逐步確立起來的,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思想。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環境的持續惡化,我國陸續出臺了綜合利用資源、促進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稅收政策。促進煤炭行業節能環保的稅收政策主要體現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資源稅中。
  (一)企業所得稅。一是利用本企業外的大宗煤矸石、爐渣、粉煤灰做主要原料,生產建材產品的所得,自生產經營之日起,免征企業所得稅5年。二是對獨立核算的煤層氣抽采企業利用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從事技術改造項目國產設備投資的40%抵免新增企業所得稅;對財務核算制度健全、實行查賬征稅的煤層氣抽采企業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技術開發費,在按規定實行100%扣除基礎上,允許再按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三是對中外合作開采煤氣層的企業所得稅實行“二免三減半”政策。四是我國西部地區的煤炭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自2011年延期十年,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增值稅。一是以煤炭開采過程中伴生的舍棄物油母頁巖為原料生產的頁巖油等自產貨物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在生產原料中摻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燒煤鍋爐的爐底渣(不包括高爐水渣)及其他廢渣生產的水泥,自2001年1月1日起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二是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頁巖為燃料生產的電力和熱力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三是對居民用煤炭制品實行13%的低稅率。
  (三)煤炭行業資源稅。主要體現在2007年以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相繼上調23個省(區、市)煤炭、原油、天然氣開采企業的資源稅稅額標準。從2007年1月1日起,對地面抽采煤氣層暫不征收資源稅。
  可見,我國現行的煤炭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在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消除污染、加強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國煤炭稅收政策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作用還是零星的,調節的范圍和力度還遠遠不夠。現行稅制中為貫徹循環經濟思想而采取的稅收優惠措施較少,且缺少針對環境保護的專門稅種。
  三、循環經濟視角下煤炭行業的稅收政策研究建議
  (一)擴大企業所得稅優惠范圍。我國的稅收優惠多為企業所得稅的抵免減免且涉及的范圍小,企業所得稅優惠主要集中在煤氣層抽采。擴大企業所得稅優惠范圍,可從下列兩方面著手:一是企業所得稅的抵免和減免優惠。對技術改造中使用的國內外設備均應允許抵免企業所得稅,改造的先進的技術有助于煤炭循環利用和降低環境污染。除我國西部地區煤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外,對其他地區煤炭回采率高、環保措施較好的煤炭企業也應減按15%稅率征稅。發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高,投入成本大,從投資到盈利的時間較長。為了讓企業更好的發展,應適度延長煤炭行業的減免稅時間。對煤炭企業購置符合有關規定的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可提高投資額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的比例。二是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實行環保投資支出稅前扣除的優惠。改進煤炭利用效率的設施及污染防治設備,除按正常折舊稅前抵扣外,還可按取得成本的一定比例提取特別折舊。對煤炭企業在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方面的研發投入,除按照150%加計扣除外,還可以對其投資實行稅后抵免政策,從而鼓勵企業不斷增加對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投入。
  (二)調整和完善增值稅。我國煤炭稅率為17%,較國外稅負重,且煤炭抵免優惠少。一方面,應該降低我國煤炭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3%的低稅率,這樣可降低煤炭行業稅費成本,使煤炭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資于綠色環保設備和開發新技術。另一方面,擴大減免范圍。除了以舍棄物油母頁巖、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爐底渣等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減半征收政策外,對環境有害的材料加以綜合利用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同樣適用該政策。另外,回采率的高低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破壞有直接影響。采用科學采礦技術或方法、達到綠色高效開采目標的煤炭企業可實行增值稅優惠退稅或抵減。煤炭資源的退稅率或抵減額按科學采煤量確定。
  (三)改革資源稅。我國的資源稅實質上是一種級差資源稅,通過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促進公平競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從煤炭的不可再生性、有限性及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來看,目前的煤炭資源稅對環保的貢獻不大,應該調整現行資源稅。目前,我國的煤炭稅額為0.3-8元/噸。地方應根據煤礦資源的品質、儲存條件和開采條件及對環境的影響確定不同的稅額。對開采薄煤層、開采深度大、資源枯竭挖潛、開采整裝煤田邊角資源等類型的礦井,應采取免稅、減稅等措施,給予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盡可能多地回收資源,促進資源節約。對回采率低、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的煤炭企業,應該按高稅額征收,或提高應稅產品的課稅數量,按雙倍銷售量作為計稅依據。
  (四)調整消費稅征稅范圍。2006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文,對消費稅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調整。調整后的消費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因素,例如對生產銷售達到污染排放值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征30%的消費稅等,但是其環保的效果并不明顯,一些不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項目未納入征稅范圍。煤炭是我國大氣污染的首要因素,應該將其列入消費稅中,按照從價計征的方式征稅。
  (五)征收環境稅。我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是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煤炭資源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煤炭的開采、洗選、加工、儲藏、運輸、使用到最終廢棄等行為對環境均有負面影響。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環保稅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稅。環境稅可設大氣污染稅、水污染稅和排污稅等子稅目。目前我國實行的排污費不具有強制性,地方可能出于維護本地區的利益而放棄征收排污費,其隨意性較大,故可將排污費改為排污稅,對其進行強制征收。對環境稅的征收,可采用從量計征的方法,按煤炭儲量計征。面對我國各地的環境污染狀況、污染源、治理水平千差萬別的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稅時應賦予地方政府適當的立法權。環境稅應專款專用,專門用于支持環保事業的發展,并由專門的監督機構進行定期檢查。
  總之,我國當前煤炭稅收政策還存在不足之處,還需要與其他經濟手段相配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政府的調節引導作用,實現煤炭行業經濟模式的轉變,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Z
  (注: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XM2011_014224_112594;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HR20110514)




參考文獻:
  1.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3.谷志杰.循環經濟稅收政策制度研究[J].涉外稅務,2006,(11)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