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學習情境是學習領域的全面設計與轉化,學習情境設計是基于工作過程課程改革的關鍵。本文依據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理論,以會計專業核心課程《成本核算與管理》為例,闡述學習情境整體設計、學習情境載體設計和學習情境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提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之學習情境設計的思路與步驟。
關鍵詞:學習情境 工作頁 教學設計
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認為,真正的、完整的知識只能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獲得,學習是有意圖的、積極的、自覺的和建構的實踐。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理論中,所謂學習情境,是在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將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標及其學習內容進行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轉換后,在學習領域框架內構成的多個“小型”的主題學習單元。學習情境是學習領域的具體化,它承載著學習領域課程確定的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對學習領域的全面設計與轉化,因此學習情境的設計是基于工作過程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成本核算與管理》課程是根據會計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群)中的典型工作任務“成本核算與控制”設置的學習領域課程。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開發路徑與步驟,最終依據確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完成了學習情境的設計。本文將該課程的學習情境設計分為學習情境整體設計、學習情境載體設計和學習情境教學設計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學習情境整體設計
學習情境是以完整的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的復雜學習,這種具有完整工作過程,能幫助學生與工作任務聯系的學習情境需要進行整體性設計。學習情境整體設計是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整體架構,將知識點、能力點設計于學習的“情形”和“環境”中,包括學習情境的選擇、學習情境的序化以及學習情境的優化。
其一,是學習情境的選擇。由于制造企業所處行業不同,生產的最終產品與提供的勞務各不相同,自然,企業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方式也各不同,再加上企業規模與管理者信息需求的不同,所以各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差異很大。因此,在學習情境的選擇上,必須考慮范例性,需要選擇具有典型性的生產企業來容納需要傳授的教學內容。通過分析本區域經濟具有代表性的行業,并結合企業成本核算的典型方法,選擇了生化制藥、成衣加工、機械制造企業為學習情境背景(見表1),分別設置了“單步驟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單件小批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以及“多步驟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3個學習情境。
(表略)
其二,是學習情境的序化。學習情境之間可以是串行關系、并列關系、遞增關系和包容關系?!冻杀竞怂闩c管理》課程按照認知學習的規律和職業成長的規律采用遞增關系序化3個學習情境,各情境之間的業務內容由簡單到復雜,以遞進關系排列。第一個情境是以生化制藥企業為背景設計的“單步驟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安排基本成本核算任務,主要培養學生崗位操作能力,目標就是學生能熟練運用各項費用歸集與分配的方法和技巧來完成具體工作。第二個情境以機械制造企業為背景設計的“多步驟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要求學生分析企業情況,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方法,學習任務涵蓋成本分析與控制等管理內容,培養學生完成一項整體性工作任務的職業綜合能力。第三個情境則是以成衣加工企業為背景設計的“單件小批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這個情境在分配標準和分配方法的選擇上讓學生自由發揮與體驗,鼓勵學生設計不同工作方案,不同的工作思路,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
其三,是學習情境的優化。學習情境應該貼近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但學習情境設計不能全套照搬單一企業的工作內容,應該將該類型企業的真實工作情境加以拼接、融合,進行優化,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完整的符合職業邏輯的工作任務來安排教學內容,如《成本核算與管理》課程的3個情境均依據各行業企業真實情境中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與考核等日常工作內容來進行優化設計。此外,情境的設計還應考慮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資源以及授課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習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和適度性。
二、學習情境載體設計
所謂課程載體,指的是源于職業工作任務且具有典型的職業工作過程特征,并經過高于職業工作過程的轉換所構建的符合教育教學原理,能傳遞、輸送或承載有效信息的物質或非物質的形體。課程載體是學習情境的具體化。對于專業課程而言,載體的形式可以以項目、案例、模塊、任務等形式呈現,而載體呈現的內涵可以是設備、現象、零件、產品等。
《成本核算與管理》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選擇以來自工作情境中的完整、系統的任務為載體,而任務成果則通過工作頁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現,如各費用分配表、主要商品成本表等。這些任務分別以醫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縫紉機企業和服裝加工企業為模板,按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設計,以工作頁為載體呈現。其中“多步驟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根據多步驟生產的不同特點(連續式多步驟和裝配式多步驟)設計課內、課外兩份工作頁。這些呈現在工作頁上的完整的系統化學習任務是在企業真實資料的基礎上按照學習規律進行設計,它們之間相互獨立且遞進,盡可能由易到難融合各知識點,詳見表2。
(表略)
系統化的同一范疇載體的設計,只有通過異同比較,在“重復”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類比”中習得“異”的特質,進而實現能力的建構。上述工作頁中的學習任務按照工作過程設計不可避免存在重復任務,如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等,但這種重復不能是簡單的重復,如各工作頁中成本核算環節同有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可以分別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順序分配法等。各工作頁也存在各異的任務,如多步驟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存在成本還原,單件小批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情境存在基本生產成本二級賬中累計生產費用分配的任務等。在任務設計時可以適當的有技巧的重復,有些關鍵能力需要通過反復訓練才能實現,由于背景企業的不同各工作頁產生的任務差異,也更能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
學生工作頁的具體內容一般包括學習目標、建議課時、學習內容結構(專業要求或工作要求)、學習任務描述、學習準備、計劃與實施、評價反饋等幾個部分。其中學習任務描述要凸顯工作的對象、內容、組織、手段、環境和產品上的六要素特征;學習準備主要以提問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信息搜索與預習,并就工作頁中描述的企業具體情況做出必要的分析與判斷;計劃與實施部分以成本核算與管理完整工作過程為線,涵蓋具體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評價與反饋主要以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為主,利于學生養成自我總結與反思的學習習慣。
另外,工作頁的設計應該與行動導向教學設計相配套,給予學生充分動手學習的機會,并且每個工作任務分階段設計工作成果,體現激勵性,讓學生體會成就感。
三、學習情境教學設計
學習情境教學設計是在遵循學習情境整體設計的基礎上,依據設計完成的學習情境載體,開展每個學習單元的教學設計,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南。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教學資源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設計。學習情境教學設計的關鍵是教學策略的設計,它需要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與授課對象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且教學策略決定了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是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體現,最后,教學評價需對照教學目標進行過程性考核標準的設計與考核方法的設計。
《成本核算與管理》課程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工作頁中的學習任務為驅動,基于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的工作過程來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以學習情境為背景,利用圖片和視頻呈現背景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與成本核算的工作環境,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授課對象,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興趣,運用講授法與頭腦風暴法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團隊中自主學習。在教學組織形式上,該課程以小組(5-6名學生)為單位,模擬企業情境運作,展開討論,并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多媒體教學設施展示工作成果,匯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并回答其他小組的提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握時機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教學過程的設計借鑒行動導向的課堂活動設計原則,通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6個完整的行動序列進行設計,使學生能自主、自覺、有目的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完整的思維過程訓練,從而達到“手、腦、心統一”?!冻杀竞怂闩c管理》課程實施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方案,單元教學設計中的教學評價屬于過程性考核的部分,為了體現客觀、公平、全面,起到激勵作用,該課程將過程性考核分成小組考核與組內考核兩項內容。由于課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與匯報,為了便于操作,教師僅就小組的表現情況實施考核、評價。教學過程中小組主動展示,若正確,每次可加(起步75分)6分,若不正確不加分也不扣分;小組被動展示,若正確,每次可加平時分5分,若不正確倒扣2分。工作頁完成情況采用5分制評價,也加計入平時分。不上交或明顯抄襲倒扣5分。每一情境結算一次小組成績,取前三名分別給予30分、20分、10分不等的加分。
為了更好地調動組員學習積極性,也為了避免組內任務分配不均的情況,另設計“學生組內考核評價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組內考核(詳見表3)。
(表略)
每個評分項5分制,由組長給分。其中學習態度指出勤情況、課外學習準備情況;課堂表現主要包括參與討論、主動發言、成果展示等情況;項目完成質量從完整性、準確性、獨立性、清晰性評分;團隊協作主要指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團隊意識等。小組在情境學習中所獲加分依據組內考核情況來分配,組長不參與組內加分的分配,各組長過程性考核成績依據小組的業績表現由教師直接評定。
《成本核算與管理》課程已在我校順利實施,依據設計的學習情境開展行動導向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畢業生調查的信息反饋,畢業生認為該課程與工作相關性很大,該課程的學習對他們較快適應工作崗位起到很大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初次接受工作任務時更加自信。X
參考文獻:
1.趙志群.學習情境及設計[J].職教論壇,2009,(7).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3.沈忠紅,胡焱.關于高職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的開發[J]職教論壇,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