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關于我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防范

關于我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防范

 摘 要:證券市場的從無到有需要一個過程,從不規范到規范也需要一個過程。對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治理同樣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多方方面面的努力研究和探討,本文著重闡述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防范措施,以促進上市公司快速、健康地發展,共建一個和諧的證券市場。

  關鍵詞:上市公司 利潤操縱 關聯交易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公司為了實現其快速發展,并從市場上籌措資金,紛紛走上了上市之路,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問題公司。市場的優勝劣汰使一些公司不斷倒下,但一些依然挺立的上市公司也有其自身的問題,在利益的驅動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一、加強新會計準則實施規范化

  財政部2006年2月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新會計準則中的變化,雖然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但相關會計處理原則的改變,會帶來公司業績和賬面凈資產的改變。新會計準則中的很多會計處理方法有了較大改變,這些改變都可能對上市公司提供的財務信息造成影響,對抑制上市公司運用會計手法操縱利潤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常見操作手法有兩種:其一,在企業效益好、利潤高的年度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以調低利潤,達到少交所得稅的目的;其二,在企業效益差、虧損的年度沖回資產減值準備,人為使企業實現盈利,從而粉飾業績,避免退市風險。

  2.公允價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放棄使用公允價值,以避免利潤操縱。目前,中國企業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對價形式上是按雙方確認的公允價值確認,而實質上并非是雙方都認可的價值。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合并對價按資產賬面價值進行會計處理,是從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和市場經濟發育的實際出發,謹慎地使用公允價值,規范企業盈余管理行為,提高企業利潤的可信度。

  3.擴大了合并報表范圍。新合并財務報表準則規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準。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這一規則的變革,遵循了實質性會計原則,阻斷了一些企業利用分離若干子公司,縮小持股比例,將經營狀況不好的業務從合并范圍中剔除的方法來粉飾企業集團整體業績。

  新會計準則將是我國會計發展史上的重大轉變,這次轉變,改變了我國一直以會計制度為主的形式,進一步同國際接軌,強化了會計準則的作用和地位。上市公司按照新準則進行的調整,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前提,雖然在調整過程中會引發權益、利潤的改變,但是,由于會計準則的變動帶來的主要還是一次性收益變化,不會真正改變公司的經營業績。所以,既需要利益相關者認真分析數據,更需要多方監督,使該準則的實施更規范。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1.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既不是經營者,他們也不是用戶、供應商或交易關聯方,與企業沒有債權債務關系,他們是一個純粹的局外人。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可以確保董事會集體正確地決策,防止合謀行為,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有效制衡的現代公司運行機制。

  2.完善經理人員的薪金制度。改變經理人員薪金與公司利潤直接掛鉤的激勵機制,以削弱經理操縱利潤的動機。另外,可以采取用股票期權激勵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可以給高級管理人員發獎金并要求他們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在任職期內,由證交所鎖定;也可以附加服務年限,先給分配權,后給所有權。這樣既可防止經理人員的短期行為,又可減少引發利潤操縱的因素。

  3.加強行政監督力度。中國證監會作為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機關,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安排負有監管職責。從目前來看,上市公司運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證監會應進一步加強對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監督,除日常監督外,應加強巡回監察工作的力度,可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對沒有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規范運作的上市公司在配股、增發新股方面設置更多的限制以至重罰等。

  4.加大監事會的監督力度。要加大監事會的監督力度,就必須在公司章程中賦予其獨立行使職責的實在權利,擴大其監管權限,落實其監督責任,強化其監督功效。

  三、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

  1.加強證券機構的外部監管。對于市場監管機構而言,應積極采用市場導向的監管體制,提高市場的監管水平和效率。證券市場的有效性與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相輔相成,市場監管機構應盡量減輕監管政策對公司利潤操縱的誘發程度,減少因監管政策而強加給公司的管制成本,為發揮高質量會計準則的效應創造一個寬松的市場環境。隨著中國證券監管體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和集中統一監管體制的形成,有必要對監管隊伍進行金融、證券、法律、會計、審計等各方面的知識培訓,提高監管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提高證券監管效率和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2.加強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首先,要遏制利潤操縱,除了加強內部治理外,還得仰賴于外部的強有力的監控;其次,要強化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在我國,注冊會計師獨立性欠缺,影響了審計的客觀性,要改變這種狀況,可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上,改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來行使委托和批準解聘審計機構。以便制衡操縱財務信息的“不當委托”,克服注冊會計師被動接受造假“要約”的市場障礙,為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增添獨立性和公正性的砝碼,從而對利潤操縱行為進行深入的審查和揭示;最后,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管。為了使注冊會計師確實履行“經濟警察”的職責,必須不斷地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管,為此要積極推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清理整頓工作,凈化注冊會計師隊伍,對違法、違規的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大懲治的力度,增加利潤操縱的成本,從而減少上市公司的操縱行為。只有嚴格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才能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保證其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

  四、加強信息披露規范化建設

  根據證券法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投資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時,上市公司應當將重大事件的情況向證券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臨時報告,并予以公告,說明事情的實質。證券法要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公司披露的最低限度,公司披露信息時應遵循從多不從少的原則,對信息披露不足和存在虛假、誤導性的公司,應給予嚴厲的處罰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同時公司在改變會計假設時,要求公司詳細披露這種改變的影響,其中包括增加一張財務報表附表,該附表不僅要列示項目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額,而且要列示包括所有調整項目在內的當期變化。因公司披露虛假會計信息或未及時披露重要信息而導致股東受損的,應由該公司及其董事負賠償責任。盡早引入民事賠償制度,對發布虛假信息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應由上市公司予以經濟補償。另一方面,為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要從制度上規定它們加大信息披露的頻率。

  近年來,證券監管部門逐步加大了監管力度,管理當局對目前的虛假財務信息日益重視。隨著我國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與國際會計準則的不斷接軌,會計準則實施規范的不斷加強,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行為的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總之,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利潤操縱,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每一個會計理論工作者和會計實務工作者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盧恩平、邢于倉、張顯國。《我國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行為剖析》《財會研究》。2005年第8期。

  [2]張梅。《淺議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動機》。《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雜志社》。2006年第1期。

  [3]黃慧。《淺論以財務報表分析的視角發現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若干途徑》《金融經濟》。2011年第08期。

  [4]鮑建青。《淺談談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北方經貿》。2007年第3期。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