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control)是對物流相關費用進行的計劃、協調與控制。物流成本管理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對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說是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
加強物流成本管理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我國成本控制的重點多是生產成本或其他運營成本,而物流成本一直被忽視,存在著較大的降低空間,一些國際著名的物流公司如丹麥馬士基、法國家樂福等,正是看到了中國物流產業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紛紛進入內地市場。
一、物流成本構成根據
物流成本是與物流活動分不開的,因此,要確定企業的物流成本,首先要確定企業相關物流活動。物流活動從本質來看,它是服務過程,是價值增值過程。在分析物流活動時,我們將物流活動與價值鏈活動緊密聯系,從供應商出發,繼而到生產商,最后到消費者,以此分解或確定出有價值的物流活動,并對這些物流活動的費用進行核算,以正確掌握真實的物流成本。由此,我們確定的物流成本包括:采購成本、運輸成本 (進貨與出貨)、存儲成本、運營成本、營銷成本。
二、物流成本管理系統
一個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系統應包括物流成本組織系統、物流成本信息系統、物流成本考核制度和物流成本獎勵制度等。
1、物流成本組織系統。組織是指人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從事活動的一種方式。在企業組織中,通常將目標劃分為幾個子目標,并分別指定一個下級單位負責完成。
2、物流成本信息系統。物流成本管理系統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物流成本信息系統,負責計量、傳送和報告物流使用的信息。物流成本信息系統主要包括編制責任預算、核算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評價和報告業績三部分。為了便于分別考查各個執行人的業績,這就要求按責任中心按責任來落實企業的總體計劃,其目的是使各責任中心的管理人員明確其應負的責任和應控制的事項。
3、物流成本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控制系統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主要內容有:①規定代表責任中心的一般尺度。它因責任中心的類別而異,可能是銷售額、可控成本、凈利潤或投資收益率等。②規定責任中心目標尺度的惟一解釋方法。例如,什么是銷售額,是總銷售額還是扣除折讓和折扣后的銷售凈額。③規定業績考核標準的計量方法。例如,成本如何分攤,相互提供勞務和產品使用的內部轉移價格,使用歷史成本還是使用重置成本計量等,都應做出明確規定。④規定采用的預算標準。例如,使用固定預算還是彈性預算,是寬松的預算還是嚴格的預算,編制預算時使用的各種常數是多少等。⑤規定業績報告的內容、時間、詳細程度等。
4、物流成本獎勵制度。獎勵制度是維持控制系統長期有效運行的重要因素。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受業績評價和獎勵辦法的影響。恰當的獎勵制度將引導人們去約束自己的行為,盡可能爭取好的業績。獎勵制度是調動人們努力工作、以求實現企業總目標的有力手段。
三、物流成本管理原則
雖然各個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系統是不一樣的,但是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原則仍有一些共同特征。雖然人們對物流成本管理基本原則的看法并不統一,但可概括為以下五條:
1、經濟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因推行物流成本管理而發生的成本,不應超過因缺少管理而喪失的收益。
2、因地制宜原則。因地制宜原則是指成本管理系統必須個別設計,適合特定企業、部門、崗位和成本項目的實際情況,不可照搬別人的做法。
3、全員參加原則。任何物流活動都會發生成本,都應在物流成本管理的范圍之內。任何物流成本都是人參與物流作業的成本,只能由參與或者有權干預這些活動的人來管理。
4、領導推動原則。由于物流成本管理thldl.org.cn涉及全體職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歡迎的事情,因此必須由最高當局來推動。
5、系統性原則。實施物流成本的系統管理可有效地克服物流成本的 “此消彼長”現象。充分協調質量、速度和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可達到物流系統整體優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