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這時選擇一家一站式跨國銀行能夠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
今年以來,央行已陸續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六次,加息三次,流動性不斷收緊。相比國內融資渠道的狹窄和融資成本的高居不下,國際市場的流動性則為企業境外融資提供了寬松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境外融資繞開了國內的貨幣緊縮政策,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成本,能夠有效幫助中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此外國外資本市場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現代企業制度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目光轉向海外金融市場。
中國企業赴境外融資主要包括境外上市融資、境外可轉換債券融資以及境外銀行貸款三種方式。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企業應從現實情況出發,重新調整融資戰略,積極穩妥地引入現代化的融資途徑,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籌集國際資金。
境外上市融資
境外上市融資具體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形式。前者包括H股、紅籌股、利用存托憑證發行股票并上市等。間接融資包括買殼上市和造殼上市,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以殼公司名義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間接融資的方式使我國企業繞過境外市場對新公司上市的嚴格要求,在短時間內取得上市地位,實現企業跨國經營的跨越式發展。
上市融資需要考慮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行業、成本、經濟形勢以及監管。
不同市場有不同的側重點,投資者的認可有利于提高估值和交投量。美國投資者更青睞TMT行業;而房地產、貿易、餐飲等行業多集中于香港。英國市場更多關注新材料、生物柴油、新能源和新媒體等行業。若是民營航運類企業,我們則更推薦CFO考慮新加坡市場。
資本市場的排名也決定了交易成本的高低。美國資本市場最完善,監管和交易成本很高,適合大型公司。相比而言,新加坡證券市場雖然從融資規模或者PE來看,趕不上美國或者中國香港,但是其上市成本比較低,適合中小型企業。
今年上半年境內資本市場平均賬面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由2010上半年的14.09倍下降到8.48倍。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方面,紐約證券交易以8.9倍的平均賬面投資回報高居海外各市場榜首,海外市場的平均賬面投資回報達到6.46倍,遠高于2010年上半年4.05倍回報。境內外的投資回報率差距在不斷的縮小。
境外可轉換債券融資
可轉換債券是企業發行的一種與股權相連的債券,其持有者可在確定的條件內將債券轉換為統一企業的股票。與普通股票和債券相比,它具有融資成本低、籌資效率高、發行量大、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和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的優勢。債券融資鎖定投資者利益,企業讓渡的權益有限,境外債券市場規模遠大于股權融資市場。
近年來,央行不斷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步伐,香港已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人民幣債券以其融資成本低、降低外匯風險等優勢,成為眾多跨國企業拓展中國業務,參與中國信貸市場的重大機遇。不斷膨脹的“點心債”已被投資者視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風向標。
目前,離岸人民幣市場已建立起了一整套融資機制,從貸款到發行債券,外企可穩定地獲取人民幣資金。而即期匯率、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NDF)以及人民幣掉期等產品也為企業提供了從兌換、對沖以至投資的全面平臺。預計未來境外發行點心債的需求還將繼續上升。
對于選擇香港離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跨國企業來說,充分借助擁有豐富經驗的本地銀行將大大降低CFO投資的風險。渣打銀行(香港)作為香港的三大發鈔行之一,2010年8月成功承銷了第一支在港人民幣債券,幫助麥當勞成為第一家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跨國公司。此舉標志著跨國公司為中國業務籌資有了新的融資渠道。第一期債券獲得了多倍超額認購,目前該公司計劃在港發行第二批人民幣債券。
境外銀行貸款
出口信貸及項目融資以企業需求為主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已成為大勢所趨。隨著出口方式的調整升級,貨物輸出與資本輸出結合得更為緊密。
出口信貸作為一種國際信貸方式,為了增加和鼓勵中國工程承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等資本性貨物出口,提高國際競爭力,為中國出口商或者境外進口商在出口信貸機構(ECA)保障下提供較為優惠的貸款方式。在出口企業主體中,大型國有企業占據了主導地位,出口項目涉及了包括電力、電信、石油化工、金屬礦業、基礎建設、可再生能源在內的諸多行業。此類產品的特點是融資需求大、信貸期限長,并且要求融資銀行熟悉借款人的資質和項目所在國的風險狀況、及出口信貸機構的操作流程等 。因此此類融資產品大多需要擁有豐富項目融資經驗的中外資銀行共同參與,與出口信貸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合理判斷和規避風險,共同完成項目的盡職調查和推動貸款審批進程。
此外,隨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實力不斷提高,一些企業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單純的工程承包和成套設備出口,而是主動尋求一些境外投資項目以獲得投資收益,“帶資出去”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另一戰略方向。投資者和融資銀行通過股本金注入以及債務融資的安排,合理的預測項目的現金流收益,以共同獲得即得收益,推動項目的進展。
可以回避的風險
在大幅度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CFO們還需采取必要的手段規避融資風險,最大限度地發揮境外融資對我國企業的正面促進作用。
第一,加強海外融資風險的防范與管理。由于國際經濟和政治環境復雜多變,各國匯率和利率走勢迷離。企業應在正確分析國際資本市場利率變動趨勢的基礎上,正確判斷籌資時機。善于利用融資風險管理工具,改善和重構企業的資產結構,以便減少和預防海外融資風險。
第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明晰企業產權。海外發達市場的法制比較完善健全、對投資者保護水平較高。我國企業由于成長過于迅速,成長環境不夠規范,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也不夠完善。企業可以借助海外融資機會,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提高企業價值和國際知名度。
第三,發揮外資銀行在海外融資中的作用。通過密切的銀企合作,充分利用外資銀行提供的資金調撥、外匯交易、發行證券、國際租賃等海外融資服務,降低在世界范圍內融資的巨額成本。借助外資行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聲譽,充分拓展海外資本市場。
這時選擇一家一站式跨國銀行能夠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以渣打銀行為例,渣打銀行在全球擁有1750多家分支機構,遍布世界76個國家。作為全球領先的跨國銀行及在出口信貸和項目融資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渣打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00多位有著豐富經驗的專業員工,對各個市場的偏好和政策有著深入的理解,并與許多境內外金融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過去的五年內,渣打銀行與許多中外資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優質項目,其中包括在韓國、菲律賓、印度、安哥拉及阿曼等國家為借款人成功融資。渣打銀行利用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優勢,為客戶設計最理想的融資方案。除了出口信貸和項目融資,渣打銀行還可以提供財務顧問和咨詢服務、融資租賃、來華投資和再融資產品,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