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農村財務管理由于監管制度不健全,運作程序不規范,會計核算、實際操作不規范,集體資產管理混亂,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以及財務監管方面審核審批程序不統一,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使得少數基層干部利用職務之便,侵占、挪用、私分、揮霍浪費資產,公款私存、白條抵庫、庫存超額等現象時有發生,助長了農村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自從開展村級財務“會計電算化、監管網絡化、運行規范化”工作以來,全縣三鎮五鄉111個行政村全面實行了農村財務“網絡監管”,出現了可喜的局面。經過近半年來的工作,我縣各鄉鎮的財務管理水平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使我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管理軌道。
1主要做法和措施
1.1合理設立機構在實現“村財鄉(鎮)管”的基礎上,建立了鄉鎮“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取消村會計,村會計工作由鄉鎮“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代理,“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設總會計1人,記賬員1人,負責全鄉(鎮)各村的會計核算業務;村級只設1名報賬員,定期向鄉鎮“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報賬。同時,在縣農業局經管站建立了“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作為村級財務管理監督的專門機構,負責監督管理各鄉鎮“村財鄉(鎮)管村用”的有效運轉。
1.2搭建監管網絡我縣在財政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投入30多萬元,給各鄉鎮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引進農村經營管理計算機監管網絡系統軟件,通過中國聯通公司青海分公司提供的傳輸資源與“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互連,建立了縣鄉聯網的“農村經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網絡高速、穩定運行。通過網絡“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對全縣8個鄉鎮記賬服務中心所管理的111個行政村的財務賬目進行及時監控。
1.3創新管理體制一是明確中心主任工作職責。要求中心主任負責協調計算機及會計軟件系統的運行工作,具體對操作人員進行分工,設定其賬套管理權限,制定崗位責任和考核制度,對操作人員輸出的賬表、憑證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及時性進行檢查,并且及時負責審核各村原始憑證的真實性,正確性,對不符合規定的單據不作為記賬憑證依據;審核軟件操作員所錄入的記賬憑證的科目運用及所附原始憑證內容是否一致。二是明確操作員工作職責。專機專用,要求軟件操作員負責輸入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等數據:在審核員審核后登記賬簿,打印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及有關會計數據的處理工作。嚴格操作權限,對操作人員操作權限實行嚴格的控制管理,操作人員只擁有與分工范圍內的權限,不得越權或擅自操作。操作人員不得兼任出納,審核等工作。嚴格保守自己的口令密碼,工作結束后要及時退出系統。嚴格備份制度,操作員每次結束后必須進行數據備份,每季末必須把數據備份到硬盤或移動盤中,根據規定及時打印現金日記賬,年末打印其他賬簿。三是明確檔案人員工作職責。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嚴格按會計電算化制度和會計檔案管理要求,做好各種資料及各類打印輸出的賬簿、憑證、報表及其他資料的歸檔、保管工作,按會計檔案有關規定行使職權。
1.4制定完善制度按照網絡化監管財務運行的新手段、新要求、新目標,我們先后制定完善了村級財務管理系列制度,主要有村報賬員職責、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財務人員職責、農村集中記賬服務中心職責、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職責、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主任職責、微機操作員崗位職責、民主管理和財務公開制度、現金銀行存款管理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硬件設備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屆滿經濟責任和離任審計制度、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等。通過制度建設,確保了此項工作的正常進行。
1.5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微機操作員的業務水平一要精心選聘政治性強、素質好、懂業務并已取得相關財會從業資格證書的同志來擔任中心財會職責。實行上崗培訓制度。二要派出人員參加省經管局舉辦的電算化培訓班學習,以提高電算化水平,更好適應當前的工作。三要專門從北京邀請農村財務系統軟件操作運用方面的教師對選聘的財會人員進行培訓,選聘的財會人員必須經相關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此外,財會人員和各村報賬員及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定期接受農村集體經濟財務會計、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減輕農民負擔政策等業務培訓,切實提高了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
2取得的成效
2.1實現了會計電算化。電算化減輕了鄉村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了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農村財務的透明度,促進了農村財務公開規范化、村級管理科學化、辦公現代化,有效地解決了手工操作中存在的核算不規范、不統一的老大難問題。
2.2管理規范化。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強化村級財務的監督和控制力度,規范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減少了村級財務支出。縣經管站財務負責人可隨時查詢,實現了上級對村級財務的監管無縫對接。通過查詢監管系統,上級監管部門(即“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并責令改正,有效控制了公款私存、白條抵庫、庫存超額及貪占挪用等現象的發生,確保了村級資金安全。這樣,既增強了村級財務的透明度,又杜絕了村干部亂支亂花現象,使村級財務管理步入規范化軌道。
2.3實時監控。“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可以隨時檢查記賬進度、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的情況,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權限對所有村級財務和村務、財務公開的具體內容、公開時間、公開的完整性、真實性等進行全面的監督、控制和管理。
2.4遠程查詢。針對財務管理的突出問題,“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可通過“網絡系統”隨時隨地進行遠程查詢,了解真實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5在線分析指導。運用“網絡系統”自動生成功能,“農村集中記賬監管中心”可以搞好村級財務管理狀況的在線分析,充分運用一些財務指標、會計報表、賬簿憑證等工具,及時做好網上在線分析指導工作。
2.6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產生,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村務開支實現多方監督、公開透明,從源頭上遏制了村干部違紀違法現象的發生,增強了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感,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農村社會更加和諧。2.7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是通過手工做賬,逐筆計算,逐項登記,而且一個人要代理多個村的財務,工作量大,耗時又費力,出現賬務不平的現象。實行農村財務計算機網絡監管后,每個代理會計在如期完成各項記賬、核算任務后,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本鄉鎮的情況,進行財務分析,完成鄉鎮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