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強化和改善當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管理能力是新時代背景下農村經濟體制結構中迫切需要和尚待研究的一項內容。筆者通過對農村信用社的危機監管需求緊迫性的闡述,分析了目前新經濟模式下農村信用社產生危機的根本原因,進而制定了相關的改善和提高危機應對能力的方案和對策。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風險管理 建議
農村合作信用機構是在我國特殊的國情背景下誕生的獨特的農村金融機構,在其運營的過程中也潛藏著很多危機。農村信用社唯有切實的了解其內在的危機,采取斷然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危機,方可在新的經濟模式中不斷發展,取得進步。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現狀
1.風險管理部門職能不清、權責不明
危機監督體制的執行成效取決于危機監督機構的合理配置。取決于完整性、謹慎性、可行性、有效性方針的始終如一的堅持和落實。就目前而言,雖然絕大部分的農村合作社都參照這項方針配置了企業的危機監督機構,然而對監督機構的責任和權力并沒有明確的指明,所以有必要對危機監管機構的員工責任進行細化和深入,從而為危機監管機構的功能發揮創造最基本的外在條件。
2.資產配置單一。加大了信用社的風險
因為農村合作信用社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農村經濟,經濟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農村信用社的業務范圍相對狹窄,大多是農戶的小型貸款,眾所周知,在所有的金融服務中,貸款的信任危機是最為嚴重的。至于別的金融服務項目像金融兌換匯券、基金股票操作、匯票兌現等基本沒有涉獵,這不利于農村信用社對風險的分散。
3.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
農村合作信用機構的業務基礎是廣大的農村,企業的危機意識還不夠充分,監督體制也有待完善,危機意識的欠缺直接導致企業在處理危機時還是采取事發之后再挽救的方式,總是在事故發生之后才會想到監管措施的不足。監督體制的不夠全面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監督機構對危機的預判能力不夠,不能對潛在的危機做出細致的解析和評估,此外,企業針對危機的解決措施過于局限,監督模式相對滯后。
4.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信用社還存在員工素質不高的風險
農村合作信用機構的管理體制不能真實意義上的執行市場模式管理,特別是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上,通常來說,農村合作社的職工很多都是任人唯親,職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夠,金融和業務水平不能和正規金融行業人士相比,如此就導致了當前合作社的內部職工的教育素養、社會素養、專業技能、服務水平、管理能力等層面都無法適應當前新經濟背景下農村信用社的運營發展,相應的職工素質的欠缺直接決定了員工工作熱情的缺失,甚至出現工作中觸犯法律、產生重大過失、貪污受賄,進而對企業的運營造成負面影響和產生一定的危機。
二、完善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的幾點建議
1.明確風險管理部門職責,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
農村信用社必須建立完善的危機監督機構,科學配置服務機構、貸款監管機構和危機監督機構,并努力實現三者之間的平衡和協調。制定一致的評估和核算指標,對企業面臨的各種危機及時監控和預判,參照企業所有服務機構之間的關聯特性制定相應的監控和治理,從而創建合乎當前農村信用社現實狀況的有效和合理的危機監督體制。如此,既可以保障企業的每一項金融服務的操作流程都合乎標準,又可以隨時監控企業潛在的危機,從而實現確保信用社的盈利能力。
2.提高員工素質,優化升級現有的風險預警體系
危機監督體系的風險預判系統通常很容易被外在因素所牽動,一旦外在環境產生波動,就必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企業的預判機制隨時修正和完善,從而確保預判機制在新的環境中也可以對潛在的危機做出及時的反饋。此外,合作社的員工務必要有相應的專業基礎,所以,企業要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能方面的培訓,以此來保證預判系統的正常運作。
3.加強信貸風險體系和風險管理責任制建設
農村合作信用機構要想降低貸款的信用危機就必須做到下面幾點:第一,完善貸款審核機制。縱向組織由省級信用社-市級信用社-鎮級信用社-農村信用社這四個部門構成。橫向組織是由當前合作機構中的貸款監管機構、貸款核準機構、貸款管理機構以及貸款復審機構這四個部門來創建;第二,努力配置規則、道德、法規這三層防護。一方面要促進縱橫鉗制的貸款審核和批貸獨立政策的貫徹,另一方面要時刻監控和反饋機構的服務運營,及時預判貸款的品質,根據預判的數據,及時應對。同時也可以用社會機制來約束貸款方依法執行,合法放貸。新產生的各種貸款,勢必確保貸款條約、貸款憑證、資產抵押和相關資料都是在法定程序中履行。
4.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
完善農村合作信用機構的組織結構,創建全面系統的監督委員會和股東機制、董事局監管下的總經理職責體系,強化合作機構內在的監控體系,信貸審核以及欠貸保人機制,確保貸款品質監督體制的完善,真正意義上做到貫徹和落實對企業所有規定和細則執行狀況的監控,開創完善的危機處理和信息反饋體系,在企業整體的運營過程中實現多角度,多階段的全程監控,進而建立切實有效的企業內在監督體系和危機處理機制。強化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創建完善的企業運營體制,汲取金融行業在這方面的先進經驗,把顧客至上,市場為先作為企業管理的準則,從基礎服務開始,采取關鍵鏈解析模式,經過對企業內在機構審查、分析、總結的過程,對其執行相應的重組和合理配置,將每一個機構的組成單元按照最科學的模式進行二次分配,整合次要性部門,完成企業的節約型管理的轉換;創建全面的內在監控體制是當代農村信用社必須的采用的管理措施,完善企業內在監控體制通常要從企業自身的組織部門、行業監督機構、內在監控模式這三方面入手,最終實現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危機處理機制的成功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