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醫院統計工作對于醫院發展舉足輕重。近年來,醫院統計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與醫院改革需要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在闡述醫院統計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從存在的問題入手,從五個方面就新形勢下的改革措施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醫院統計;改革;對策
醫院統計是醫院進行決策管理的工具,當前,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現有醫院統計工作不僅在方法和技術上需要盡快與時代發展同步,在形式和內容上也需要進一步改進補寬和完善。近年來,我國醫院統計改革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整體而言,與醫院改革所形成的反差仍較大,各種統計報表在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方面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還不相適應。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推進醫院統計工作改革,緊緊圍繞醫院改革發展的目標,面向管理、面向醫療,全面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和統計服務水平,是擺在醫院統計人員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1醫院統計改革的必要性
1.1醫院統計改革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使統計工作從手工、半手工模式,轉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模式,統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量醫療、藥品、設備、財務和資源利用的數據通過計算機網絡自動采集、匯總、產出報表,通過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共享和開發利用,統計人員能準確、及時、全面地掌握醫院運營情況,為領導提供更準確的決策依據。為醫院統計工作從單純的醫療統計向綜合性統計、服務性統計的過渡創造了技術條件。
1.2 醫院統計改革是醫院發展的客觀要求
醫院統計信息是決策的重要依據,是進行醫院管理的重要信息來源。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加劇,醫院面臨越來越多的新矛盾、新事物、新問題。而目前的統計制度、統計理念、統計模式、運行機制、指標體系、信息的開發利用和服務方式還不能適應市場條件下的醫院發展需要,因而要求統計工作必須打破常規,與時俱進,為醫院發展服務。
1.3 醫院統計改革是統計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服務是統計工作的立身之本,改革創新是統計事業發展的動力。不改革,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就不能提高,就無法面對醫院發展前進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新情況。因此,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勇于探索,不斷把新思想、新觀念、新辦法運用到統計工作中去,充分發揮統計的信息功能、咨詢功能、監督功能,促進統計事業的蓬勃發展。
2當前醫院統計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醫院統計機構的改革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前,雖然越來越多的醫院對統計信息功能的認識有了重大轉變,紛紛將病案、統計、圖書、計算機等科室放在一起成立信息中心,但這僅僅是在形式上的改革,實際上由于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機構不獨立、基礎設施不具備,致使一些工作仍難以開展。
2.2人員配置上達不到要求
一方面,多數統計人員非專業出身,而是由其他崗位轉過來,缺乏系統全面的統計理論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近年來各衛生行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所需的指標增多;計算機在醫院病案統計工作的廣泛應用,病案首頁內容直接輸入計算機,極大地增加了信息量,由其派生的報表繁多;同出病案的信息數報多門,加重了統計人員的工作負擔;各衛生行政部門所需報表側重點不同,也使得不少醫院的統計員身兼數職,以上種種,使得統計人員無法更多地開展專題調查和數據分析,難以更好地將統計信息服務于臨床、行政決策和科研教學。
2.3 網絡環境下統計工作存在諸多問題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數據來源于醫護工作站,由多層次人員提供,在應用網絡數據進行統計中常常出現數據不準、不符合邏輯的現象,影響統計報表的準確性及時性。具體表現為:(1)病案首頁基礎數據錄入不準,出現錄錯漏錄情況,導致統計歸類錯誤。(2)出院診斷信息損傷編碼填寫不規范,存在主次診斷顛倒、順序混亂,隨意錄入,使統計數據失實,療效信息不準,直接影響了醫院醫療質量評價。(3)手術中有、無菌手術分級類別誤、錯寫情況發生,搶救次數填寫不全,隨意性很大,影響了統計數據的真實性。(4)病房日志的錄入不準確,關聯數據銜接不上,造成其他統計數據運算不準確,影響醫療質量的評價。(5)網絡軟件功能本身存在缺陷.局域網和其他網絡銜接不良,信息共享差,造成數據提取不準確、數據出現偏差、失真,排查困難.影響統計信息的準確性,給統計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3 新形勢下醫院統計改革的對策建議
3.1固本強基,夯實統計基礎
夯實統計基礎的關鍵就是健全統計機構和優化統計人員素質:一是合理配置統計部門,并賦予其相應權力。要讓統計部門真正獨立出來,成為醫院機構中的一級科室。同時,由于醫院統計是對醫院整體的統計,除了統計醫療衛生數據,也需要人事、會計、基建、設備等相關數據,因此應給予統計部門相應的權力,使之能順利從其他相關部門獲得所需的數據,更好地為醫院管理工作服務。二是逐步建設一支水平高、業務精、懂管理、善謀劃,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信息化專業隊伍。統計隊伍建設在醫院統計信息化中的作用極為重要,要多渠道地培訓統計人員,強化職能,提高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使統計人員具備較高的文化和業務素質、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業務水平。具有職業敏銳感,及時發現問題,提出高水平的意見、建議。具備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其適應醫院統計工作深化改革的需要。
3.2 掌握網絡資源,開拓統計領域
醫院統計工作歷經三個階段:手工勞動階段、單機運行階段、網絡運行階段。當前,計算機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統計工作方式,一些原來由統計人員完成的工作被計算機或其他職能部門所替代,統計機構的作用被降低了,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網絡環境下,統計工作必須開拓新的領域,逐步擴展統計工作的范圍,從單一的日常報表等常規工作,向多元化、專題化綜合統計的方向發展。應主動跟蹤醫院管理的需求,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信息的收集,使統計工作逐漸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實現由單純的醫療業務統計向綜合管理統計過渡,使統計的范圍由原來的以科室為基本統計單位,擴展到以個人為基本統計單位,只有對每個個體的工作數量和質量進行分析評價,才能保證全院量化管理總體水平的提高。統計工作的規范化要求各個部門和單位為醫院信息系統提供數據,同時,這些部門和單位的人員也有運用醫院信息和數據開展教學科研的權利,充分調動各類人員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統計人員要了解醫院管理科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增強信息敏感性,對數據進行實時統計,及時進行綜合分析,從中找出醫院工作的新趨勢、新問題,主動超前地為領導提供所需的統計資料和分析報告。
3.3 健全統計制度,保證統計數據質量
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是發揮信息、咨詢、監督三大功能的基石。必須始終堅持以提高數據質量為中心,認真做好醫院統計工作:(1)建立健全適合統計工作開展的工作機制,排除管理體制上對統計工作的干擾,確保統計機構依法獨立履行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能。(2)完善周期性普查為基礎、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的醫院統計制度,重點搞好數據庫建設,建立起科學高效的數據處理系統。醫院統計工作一方面要盡量豐富數據內容,如增加門診、急診疾病分類統計、手術分類統計、單病種統計等;另一方面要在提高數據質量上下工夫,要利用統計學專業知識科學、合理地分析統計數據,規范每一個數據采集點的數據質量。(3)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監督評價和考核機制,保證數據錄人規范、正確,通過對統計數據質量的監督,評估和考核,促進統計工作質量提高。
3.4 創新統計方法,加強醫院統計信息的開發利用
隨著醫院管理過程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統計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更好地適應當前醫院綜合管理的要求。如,統計工作人員應抓住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統計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統計部門的信息技術裝備水平和信息化能力,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平臺,對現存信息進行分析,去偽存真,為醫院領導及相關科室提供準確、及時的服務。同時,加強統計信息的挖掘、管理和開發利用,以有效地開展醫院運營的預測、監督、調控,保證醫院的發展在良好的狀態下進行。
3.5 優化統計流程
要改變當前醫院統計的沉悶狀況,還要做好統計工作的流程優化。《藍海戰略》一書中提出的4步框架法是流程優化極好的工具【1】。具體見圖1。其中,剔除即把不創造價值的部分剔除,例如醫院幾乎都用不到的統計指標要剔除;減少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病房工作日志要由系統自動生成,減少重復勞動;增加是增加新的知識以適應網絡環境下的統計工作;創造是指創造醫院統計在醫院管理中新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