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來水企業引入作業成本法具有現實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在進行作業中心的劃分,成本費用的匯集與審核,成本費用的分配后,可以從加強研究精心準備,加強培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方面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實施。
關鍵詞:自來水企業 作業成本法 成本控制
相對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在提高成本核算精度,推動成本管理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并且,當前已有相當數量的企業開始推行這種成本管理方法。自來水企業作為生產民生產品的企業,推行這種成本核算與控制方法,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為生產低價優質的產品提供基礎和前提。因此,探討作業成本法在自來水企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作業成本法的內涵及其運用
作業成本法,是指將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劃分為相互聯系的作業,按照一定的方式,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消耗的資源分配給這些作業,從而確定企業整體成本的一種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成本方法而言,作業成本法具有自身的優勢。首先,作業成本法能夠更加準確的核算單個環節或者產品的成本總量。在作業成本法下,能夠直接歸屬于某一終端產品的成本會被直接劃入作業中心,即使一些難以確定的總量成本如一些管理費用,也會通過一定的計算方式被有效的分配,這種成本核算模式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了解各環節、各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便于進行成本核算。其次,作業成本法有助于企業推行全過程、全員成本控制制度,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由于作業成本法下,每一個作業所消耗的資源都有相對準確的記錄,這就可以通過縱向或者橫向比較來查看其成本消耗情況,挖掘可能存在成本浪費的環節,從而推動成本節約。
當前,無論是從理論研究來看,還是從實踐運用來看,作業成本法都已經在我國得到較高程度的重視。從理論研究來看,在中國知網中輸入作業成本法,截止到2011年12月1日,共可以檢索到5232條記錄,如王瑞(2011)探討了作業成本法在施工企業的運用,張雅萍(2011)探討了作業成本法在集裝箱碼頭企業的運用,當然,還有學者從更廣的視角來探討作業成本法的運用問題,如校映紅(2011)探討了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及其核算的一般流程。從實踐來看,我國部分企業積極引進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如制造業領域的某汽車制造公司,物流領域的物流公司等,從實際效果來看,作業成本法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企業的成本管理,降低了企業的總體成本。
二、自來水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從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來看,作業成本法的運用具有可行性。自來水企業首先從水源地取水進取水泵房,經過加氯后進入配水井,然后進入混合器,在此過程中有投加混凝劑、苛性鈉、絮凝劑的操作,然后進入絮凝池、沉淀池,經過沉淀池后,部分泥水被送入污水綜合泵房(污水被重新送入配水井,污泥被排出),較好的水質被送入濾池,在濾池中經過反沖洗廢水將部分水送入污水綜合泵房,部分水被送入清水池,在投加氨、苛性鈉后進入吸水井,然后進入一級泵房,增壓泵站,最終進入輸水網管。從這一過程來看,自來水企業可以進行較為明確的作業劃分,這就為推行作業成本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從自來水企業未來的發展來看,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實施也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成本意識的增強為作業成本法的運用提供了基礎
當前,我國自來水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相當有限,2010年,我國水的生產與供應業的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2109個,資產總額達到5539.15億元,但行業的利潤總額卻僅60.25億元,主營業務成本達到853.38億元,這種有限的盈利能力與高額的支出,以及不斷完善的企業治理模式使得企業的決策者和上級管理部門的成本控制意識不斷增強,這就為推動成本管理,引進新的成本控制方法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2、自來水行業未來的改革與發展為引進作業成本法提供了空間
自來水行業作為一個自然壟斷性的行業,一直以來都存在政府補貼或者變相補貼等問題,按照未來的改革取向,引進民營資本具有較大的可能性,并將規范公司治理行為,這就必然要求自來水企業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大力推動成本控制與管理,從而提高競爭力。而作業成本法作為被實踐證明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引入到實際運行過程中。
三、自來水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的一般流程
自來水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首先要進行作業中心的劃分,然后要進行成本費用的匯集與審核,最后進行成本費用的分配。
1、進行作業中心的劃分
推行作業成本法,首先是要劃分作業中心,即根據自來水企業的實際,劃分為不同的作業中心,這個中心一方面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要能夠較為方便的進行成本核算。如可以將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劃分為生產儲蓄中心和生產輸送中心兩個大的作業中心,或者進行更為細化的劃分,如劃分為水池管理作業中心,加注材料作業中心,污水處理作業中心,加壓配送中心以等中心。具體如何進行劃分,需要水廠根據自身的需要來進行。
2、成本費用匯集與審核
首先,進行成本費用的匯總,匯總即將所有發生的成本進行歸集,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將一定的時間段內如一個月所有成本進行匯集。在匯集過程中,可以初步明確成本費用是否有明確的作業屬性,對于有明確的作業屬性的,可以計入基本賬戶,為下一步的成本分配提供基礎,對于難以確定所屬作業的,可以計入綜合賬戶,以此來進行匯總。其次,進行成本費用的審核。審核主要是要考慮哪些成本是必須的,哪些成本是可以節省的,并將一些不真實的成本予以剔除。在這一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對可能存在重大舞弊等行為進行審核。
3、成本費用的分配
成本分配即將匯集好的成本按照歸宿原則劃分到各個作業中,首先,要將歸屬明確,可以直接劃分到某一作業下面的成本直接確定歸屬于某一作業。其中可直接歸屬于某一作業的成本是指在各個作業中心中使用的原材料、動力費、燃料、人力成本等,這些成本劃分明確,從而可以在進行賬務處理時直接劃入相關的基礎科目。其次,將歸屬不明確的成本進行明確,即在月末將綜合賬戶中的成本,按照動因或者其他規則,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將月末綜合賬戶中的成本結轉,并最終確定各個作業的最終成本。其中難以直接確定歸宿的作業成本是指一些全局性的成本如后勤服務成本、相關的管理費用,以及涉及到兩個以上作業中心,難以即時進行劃分的成本。
四、在自來水企業積極引進推廣作業成本法的對策建議
在自來水企業引進推廣作業成本法,可以從加強研究精心準備,加強培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方面著手。
1、加強研究精心準備推動作業成本法的落實
將作業成本法代替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首先,要建立相應的機構,主要包括成本控制中心,推動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相關機構,特別是在推行之初,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幫助成本控制中心落實、監督相關部門和個人落實作業成本法下的成本管理制度,并向自來水企業的管理層匯報作業成本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爭取企業的支持,從而推動成本核算方法的轉變。其次,要加強宣傳廣泛動員干部職工參與到作業成本控制中來。要向廣大干部職工宣傳作業成本法給企業帶來的整體收益,對于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益處,并鼓勵干部職工參與到作業成本的控制中來,從而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實施。
2、加強培訓提高實施作業成本法的能力
首先,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幫助會計人員掌握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內涵,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基本步驟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可以通過與高校、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合作,甚至可以邀請這些單位專門對自來水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進行專門研究,以此為基礎來展開培訓,以此來提高培訓質量。其次,要加強對各作業中心相關負責人的培訓,通過組織專題講座,現場演示等方式幫助他們了解自來水企業、各自中心所涉及的成本控制內容和方法,從而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再次,要積極培養或引進從事作業成本控制的高級人才,幫助企業制定作業成本法實施戰略,并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提高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效果。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實施
推行作業成本法,首先,要建立現代化的自來水企業成本控制系統,這一控制系統要能夠幫助企業經營管理層、成本控制中心、作業中心實時的了解成本發生情況,并能夠與歷史數據、橫向數據進行比較,從而提高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效果。其次,要將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融合,如將財務軟件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進行融合,幫助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利用作業成本控制效果來確定職工的基本薪酬,從而推動作業成本法的廣泛運用,提高企業管理的一體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