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10年下半年以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先后頒布《關于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決定》、《關于支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文化體育領域的實施辦法》等推動海南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文件,是海南省推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重大舉措。當前,海南文化產業根據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需要,進一步加快文化體制的改革步伐,必將吸引一大批國有和民營企業投身到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使海南文化產業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特色。 本文通過對海南省的文化產業的現狀、特點和融資難進行分析,對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海南 金融機構 文化產業 發展
從2009年開始,隨著《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尤其是《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等相應配套措施的出臺,文化產業成為眾望所歸的一個戰略性產業,該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把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大力創新和開發適合文化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目前,國家為推動文化產業與金融業的對接,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多項舉措正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海南省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1]
一、海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特點
(一)文化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截止至2009年,海南省文化產業單位數2444個,其中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各1個、文化產業園區和主題公園10個;音像批發、零售單位506個;圖書批發、零售單位174個;網吧連鎖企業、互聯網文化經營企業8個;網吧1135個;歌舞娛樂場所487個,電子游藝場所444個,文化表演團體54個,演出場所13個,體育經營場所57個,演出經紀機構21個,電影放映場所24個。2010年,海南省文化體育產業增加值為43.26億元,比2009年增加10.05億元,增長30.4%,占全省GDP比重的2.11%。從統計上看,海南省文化產業仍處于起步、探索、培育、發展的初級階段,具體表現為文化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市場機制不完善、財務不健全、盈利模式不確定、經營管理不規范、信息透明化程度低、文化產品科技含量較低,創新能力不足。
(二)文化產業以經營無形資產為主,缺乏可用于抵押擔保的固定資產。文化企業跟一般企業最重要區別是缺少土地、廠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動資產。文化類企業屬于輕資產類企業,投入多以智力投資為主,擁有的主要是版權、知識產權等輕質資產,我國對無形資產沒有評估體系,其創意、商譽、知名度和版權等無形資產存在評估難、流轉難的問題。
?。ㄈ┐蠖鄶滴幕髽I對資本市場認識不足。與先進地區相比,海南省文化企業的差距主要還是在思想認識上,缺少投融資藝術和能力,大多數文化企業都是從事文化藝術的人來經營管理,不熟悉金融市場,資本經營意識不強,利用資本市場加快企業發展的緊迫感不強,除了貸款融資之外,甚至不知道風險投資、產權交易、上市融資等其他融資方式。
二、金融支持海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與不足
?。ㄒ唬娜谫Y環境來看,由于服務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擔保、產權界定、項目評估、登記備案、權益轉讓等中介體系還很不健全。同時,由于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商標專用權和專利本身存在較大的權利不穩定性,權利人的權屬與權益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權屬爭議,使得金融機構在進行文化產業融資業務創新時仍面臨一定的法律制度風險。
?。ǘ╇m然大多數金融機構表示未來我國文化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在目前,由于文化產業本身中小企業比較多,風險性比較高,且企業規模小,財務不健全,跟銀行之間形成信息不對稱,銀行不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中小企業中去,大多數銀行尚未制定專門針對文化產業的授信政策,對文化產業貸款持適度介入態度,絕大多數貸款仍要求提供抵押或保證擔保。
(三)文化產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缺少交流溝通渠道。海南省金融機構普遍對文化產業的商業價值和綜合效益認識不足,開展文化產業信貸營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信貸方式仍是以擔保、有形資產抵押為主,缺乏針對文化企業知識產權、版權、收費權進行質押的金融產品;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創新產品不多,對文化產業不夠了解,很少關注文化產業。[2]
?。ㄋ模┙鹑跈C構針對文化產業特點的服務創新不足。目前,絕大多數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提供的金融服務主要還是擔保、有形資產抵押等傳統信貸方式,對其商業價值和綜合效益認識不足,開展文化產業信貸營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金融服務創新產品也不多;對文化企業的內部信用評級、貸款條件設定缺少差異化處理。在知識產權、版權、收費權進行質押的金融產品以及其他配套金融服務方面仍顯不足。
(五)政府推動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的作用有待加強。政府職能部門急需認真研究應怎樣運用配套政策,通過土地政策、財政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市場準入政策、人才政策、信貸風險補償和信貸投入獎勵等方面進行創新,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項目融資等方式參與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特別是在如何建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機制上,怎樣突破文化產業融資難的基礎性制度障礙。
(六)中介服務及相關配套措施急需完善。目前,國內資產評估機構對版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的評估尚處于探索階段,海南省尚無權威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尚未明確著作版權的抵押登記部門,知識產權抵(質)押登記制度不健全,造成債權人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此外,無形資產流轉服務體系不到位,無形資產貸款出現風險面臨質押物處理難問題都制約著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三、促進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及建議
(一)加強業務支持力度,提高行業競爭力。建立充分體現文化行業特點的銀行行業客戶評級模型,如專利、版權、著作權等投資項目價值的權重,是否可以通過對企業信用、未來成長性等非財務因素考察,設計內部評級指標體系和服務考評體系,建立和完善文化企業信用評級和信用評分制度;完善貸款審查內容,提高專業程度;從產品、業務管理、人員等多方面加強對文化產業資產業務發展的強力支撐。
?。ǘ┒ㄖ漆槍ξ幕a業的專門信貸產品,突破信貸融資瓶頸。除傳統擔保外,銀行要緊跟市場發展步伐,積極探索運用應收賬款質押、法人無限連帶責任、中小企業聯保、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版權等無形資產質押方式。探索利用客戶實際現金流狀況或結合真實的貿易背景核定授信,實現從物權控制向未來現金流控制的轉變,深入研究開發適用于文化產業的結算類、信貸類等專項特色產品。
?。ㄈ┘訌娢幕a業專業化人員隊伍建設。銀行要聘請文化產業方面的專業機構、專家學者和實戰企業家為前后臺人員開展文化產業專項培訓,著力培育一批文化產業資深客戶經理團隊。使得團隊人員面對文化產業各子行業都要有足夠的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與文化企業的溝通能力、調查篩選能力、知識產權和版權的認知和評估能力、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最終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準。
(四)建立信息溝通和協作發展機制。由海南省文體廳、海南省金融辦牽頭建立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聯席會議制度,通過主持論壇、研討會、洽談會等形式加強文化項目和金融產品的宣傳推介,組織文化產業項目和企業與金融機構進行對接。通報產業優惠政策、產業發展動態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海南省文體廳應建設文化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庫公開網站,并做好動態更新工作,建立信息公開和溝通機制。
?。ㄎ澹┯行嘤桶l展文化產業保險市場。對于我省重點扶持的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項目,省文體廳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有關政策支持,也要主動與當地保險機構溝通交流,鼓勵保險公司深入文化企業調研,探索開發適合文化企業特點和需要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如演藝活動財產險、演藝人員意外和健康險、演藝活動公眾責任險、藝術品綜合險、動漫游戲企業關鍵人員意外和健康保險、文化活動公共安全綜合保險等品種,積極服務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3]
(六)鼓勵開發適合文化產業的貸款擔保和貸款保證保險產品。支持文化企業共同組建文化產業貸款擔保公司,通過部分企業的資產聯合,為企業獲得信貸支持提供擔保。擔保、再擔保機構、保險公司應探索開展有針對性的信用保證類業務,解決目前文化企業面臨的貸款擔保難題,彌補現行信用擔保體制在支持文化產業方面的不足,建立健全海南省文化產業貸款擔保工作機制,多渠道探索解決文化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