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在綜合分析廈門市第三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按第三產業四個層次的劃分,對廈門市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演變過程和發展水平進行分析。
關鍵詞:廈門市;第三產業發展
一、廈門市第三產業成為特區經濟亮點
改革開放以來,廈門市的經濟伴隨著不斷的發展,逐漸發生變化的就是第三產業,它正成為經濟運行中不能忽視的亮點:
1、廈門市第三產業對于GDP的增長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后,在GDP中比重越來越大,它對于經濟的增長也有著很大的貢獻。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廈門市在2009年的產業結構比例分別為1.2:47.2:51.6。其中,在GDP中,第一產業要比1981年的時候減少了25.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要比1981年的時候減少了4.4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為40.35%,將經濟增長拉動了3.17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為60.53%,將經濟增長拉動了4.75個百分點。很明顯,第三產業在廈門市的經濟增長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廈門市的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第三產業在其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居民現在對于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第三產業所提供的服務產品就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所以,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部分是通過對這些服務產品進行消費所得到的。改革開放以來,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對于居民來講意義都是很大的,并且還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數據顯示,2009年,廈門市教育行業約有50.5億元的增加值,與1984年相比,增長了188.7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約有11.15億元的增加值,與1984年相比,增長了186.7倍。不斷發展的第三產業,對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9年,廈門市城鎮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服務支出為2040.11元,與1984年相比,增加了51倍,占消費性支出比重與1984年相比,上升了7.64個百分點。
3. 經過二十多年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經濟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將成為廈門下一輪的經濟增長點,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伴隨著廈門特區建設的快速發展,廈門市的第三產業已經開始迅速的發展起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廈門市第三產業批準簽訂合同325項,合同利用外資13.65億美元,占到全市合同外資的26.0%,實際利用外資16.87億美元,占全市40.3%。但是在其中,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這一類的生產性服務業就是吸引外資的重點行業,共吸引合同外資3.7億美元,占第三產業合同外資比例近六成。
4.第三產業成為就業的重要渠道。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勞動力 的相對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產業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上升;當經濟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勞動力的相對比重要開始上升。廈門市的三次產業就業情況充分驗證了該理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廈門市三次產業對就業人口的吸納出現了較為顯著的變化: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不斷下降,至2009年只占全部就業比重的4.8%;而第三產業有余就業領域廣闊,可以容納不同知識層次的勞動力,所以,不僅將大量新增勞動力吸納進來,而且還將部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轉移的勞動力進行了吸納,就業比重已從1981年的不足20%升至2009年的52.4%,成為廈門市主要的就業集中地。
二、廈門市第三產業現狀分析
1、整體結構分析
具備持續穩定健康增長態勢的第三產業是廈門市經濟增長的著力點,我們首先關注廈門市第三產業的整體現狀:
1.1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增長態勢逐漸趨于平緩。按當年價計算,1978~2009年,廈門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為23.6%,略高于同期GDP年均20.2%的增長速度,發展態勢表現為1978~1995年間大起大落,1995年以來相對平穩。改革開放初期,對第三產業有一定影響的就是當時對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是會存在很大的分歧以及當時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不完善。進入九十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最終確立,第三產業的戰略地位逐步確立和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不斷完善,廈門市第三產業逐漸步入平穩快速的發展周期。其中,2009年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減緩主要是受國際進入危機的影響。
1.2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呈波動上升趨勢。1978年以來,廈門市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呈現出較明顯的變動規律: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漸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則明顯上升,而且不斷向第二產業的比重靠攏。2009年廈門市三次產業所占比重比1978年的21%提高了30.6個百分點,這也表明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2.內部結構分析
第三產業要持續、穩定、有效地發展,還必須注意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的結構情況。結構合理、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才會對廈門市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整個廈門市總體經濟的發展提供長久的動力。
2.1內部總體發展狀況。按照國家統計局對我國第三產業四個層次的劃分,2000年以來,廈門市第三產業第一層次呈緩慢下降趨勢,而第二層次呈緩慢上升趨勢。同時2009年第二層次占第三產業比重略微高于第一層次所占比重,也就是新興第三產業比重逐漸高于傳統第三產業比重。第三、四層次比重趨勢走勢雖然沒有很明顯,但是二者占第三產業的比重之和則比較穩定。
2.2內部結構演變規律。一般來講,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通常代表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而四個層次在第三產業中所占的比重會因經濟發展水平而異。所以,為研究第三產業發展水平與各層次發展水平之間變動的規律性,進一步了解廈門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演變規律,我們分別利用1990年至2009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與各層次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進行相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