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關鍵詞:
一、現狀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成立時間較短、自有資金偏少,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的風險較大。所以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民間融資基于安全方面考慮都不愿貸款給中小企業。至此我國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自有資金匱乏的情況。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我國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融資難卻成為影響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制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因素有:
1.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剖析
(1)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成本高。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放貸的經營成本遠遠高于大型企業。由于在銀行信貸方面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對待每一筆貸款業務有著類似的發放程序和經辦環節等,所以對于銀行而言,每一筆的信貸業務的成本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銀行的收益卻隨著貸款的金額、利率的變化而變化,而中小企業的貸款金額相對大型國企而言如杯水車薪。因此,銀行從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出發,銀行自然更加愿意貸款給大客戶、大國企等。貸款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
(2)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存在體制性歧視。國有商業銀行為減輕金融風險,降低壞賬的發生率,往往忽視中小企業的信貸要求,把經營重點放在國有大型企業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同時銀行在授信方面,對中小企業存在明顯的信用標準歧視,更甚者人為設置過高的信用標準。
(3)金融機構存在結構性缺陷。在我國現今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中,缺乏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民間融資機構。所以中小企業只能向存在歧視的銀行系統獲得正規途徑的融資貸款,但是獲得融資的機會較小。由于缺乏專業的民間融資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中國發展民間融資機構能實現居民資金的高收益,同時能有效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中小企業方面的原因剖析
我國多數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管理混亂、規模小、資金少、人才短缺等方面的缺陷,使其的有效資產的抵押不足,最終導致金融機構的慎貸和惜貸;同時,我國部分中小企業內部存在財務制度混亂的狀況,從而金融機構難以從中小企業得到真正準確的資金運營信息,導致金融機構怕承擔過高的金融風險不敢貸款給中小企業;另外,我國一些中小企業自身條件不夠,不符合我國金融機構資產抵押貸款的條件,使得企業無法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3.政府方面的原因剖析
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同時相關的法律體系不夠完善,且缺乏后續的配套制度。雖然政府不能直接貸款給中小企業,但是可對中小企業能夠有效的扶持和引導,能夠幫助企業優化機構,促進其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逐漸認識到中小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開始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從實際的執行情況來看,政策的落實到位程度有待提高。如中小企業信用評估和擔保體系建設速度緩慢。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及建議
融資難是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細胞,能否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關系到我國經濟能否繼續健康快速成長。解決融資難問題本文從中小企業自身、政府以及金融機構三方面來提出對策和建議。
1.發揮金融機構融資主集道的作用,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首先,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對抵押貸款方式進行創新。一般金融機構接受的抵押物是固定資產,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限制無法提供足夠的固定資產進行抵押貸款。針對這一現狀,金融機構可以在抵押貸款方式上改變原來以固定資產為基礎的方式,建立綜合審查放貸方式與固定資產抵押貸款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即金融機構不單以固定資產作為抵押物,同時把出口記錄、知識產權等作為誠信抵押物來給中小企業放貸。這樣既有利于降低銀行風險,又有利于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貸到資金。
其次,國有商業銀行可以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拓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存貸款業務,根據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時間緊、時效強的特點,公開信貸政策,簡化業務程序,對一些經營基礎和財務制度計劃比較好的中小企業實行綜合后單項授信,在額度之內優先辦理。適當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應根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通過各種貸款引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2.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增強中小企業內在的融資能力
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改制,使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自身素質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應推動中小企業家族式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變,實現治理結構合理化;同時應對中小企業財務制度進行規范和完善,增加中小企業財務透明度;通過重塑中小企業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及增加中小企業誠信意識,來提升中小企業的整體信用等級。只有這樣的改進,才能改變中小企業的整體形象,增加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信心。
3.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的的宏觀調控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一環。各地政府應根據當地財政收支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政府基金、政府擔保及減免中小企業稅收等手段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信用不足、信用能力較低的問題,盡可能拓寬其資金來源。政府還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信用擔保及提供資金支持。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必須通過政府,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自身等多方參與,建立一個多元化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還應制定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標準以及發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等方面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