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信用管理的重要作用,希望找到一條讓我國商業銀行由弱變強的途徑,同時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存在的種種問題。信用管理恰恰是解決我國商業銀行經營問題的主要手段。信用管理概念的引入有利于我國銀行業貸款風險的降低,從而減少經營風險,增加效益。本文提出的幾點建議,希望信用管理概念在銀行業更加深入落實,最終將大大增強我國銀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并有助于我國銀行業與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在世界舞臺上展開競爭。
關鍵詞:信用管理;防范途徑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逐漸開放,外資銀行漸漸參與到我國金融業的競爭中,而我國金融業市場化市場不長,商業銀行與國外銀行相比普遍缺乏競爭力。市場化經營過程中,我國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漸漸暴露出來,如盈利能力差、抗風險能力低等,需要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通過不斷改進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如何盡快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與世界接軌,是我國銀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文從提高我國商銀行貸款質量和降低風險角度出發,提倡銀行實施科學的信用管理以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能力。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可以提高收益降低風險,有效促進我國商業銀行良性快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信用管理的重要意義
波及世界范圍的次貸危機,是由于信用危機引發的,并在全球化的環境下迅速擴散開來。在全球化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許多金融機構業務是相關的,都是相互影響一起的整體,只要一家銀行出了嚴重問題,就會影響整個金融業的信譽,立即引發整個金融業的連鎖反應,導致整個世界出現金融危機。如果在金融危機中大量銀行遭遇擠兌,許多金融機構就會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甚至倒閉。
(一)我國銀行業對信用管理認識的缺失
我國銀行長期以來多是國有企業,壟斷經營,遇到行業競爭強度小,由于對國有企業存在政策性傾斜的需要,一些貸款是否收回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到一定時候用行政命令沖銷我國國有銀行呆壞賬,效益不是國有銀行關心的主要指標。改革開放這后,金融體制改革使得我國銀行開始面對市場,銀行系統自負盈虧,但是國有企業的觀念仍然存在于人們頭腦中,許多時候我國商業銀行并沒有報著對金融客戶服務的應有心態,沒有建設有競爭力企業的主人翁的意識,導致商業銀行貸款發放隨意,有限的管理能力使得銀行盈利性差,貸款回收率低,呆壞賬比例非常高。信用管理對于許多商業銀行系統內的人來說,重要性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認識。許多銀行信用管理部門流于形式,貸款的發放仍然沒有一個科學完整的信用審批過程,缺乏基本的現代銀行管理環節,這十分不利于我國銀行業與國際接軌。
貸款是銀行獲取利潤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銀行的主要業務,貸款風險是銀行面臨的最古老的金融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永恒的主題之一。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需要更好的金融支持,銀行的地位與作用日益突出,銀行在成為現代經濟必要的核心條件之一時,銀行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地增大,甚至可能對我國金融行業造成嚴重的沖擊。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銀行業逐漸對外開放,將面臨國外銀行競爭的巨大的沖擊,特別是以信貸為主要職能和業務的商業銀行,需要在增加業務和防止風險之間尋求平衡。當前,國有商業銀行都擔負著盈利和社會責任雙重目標,普遍存在著不良資產高、風險隱患大的問題,這些嚴重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引起了業內人士、理論界和政府高層的廣泛關注。引入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水平,已成為國有銀行當前面臨的緊迫而又繁重的任務。為了降低信貸風險,找出風險隱患,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就必須加強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通過科學的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嚴格控制貸款風險的發生。
?。ǘ┘訌娦庞霉芾淼闹匾饬x
1、銀行信貸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于保障整個銀行業的盈利水平和抗擊風險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巴塞爾協議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采用內部評級系統,確定資產風險權重和最低資本充足要求。而內部評級系統正是一種建立在信用管理理論基礎上的金融管理創新,它需要以科學的信用信息處理方法、資信評級和信用風險計量等信用管理技術為基礎。一個完善的內部評級體系將極大促進優良貸款的產生,并且同時遏制不良貸款率。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依據說不清的個人經驗來決定是否發放貸款,而是科學、系統地對貸款對象進行評估,并根據評分的高低來決定是否發放貸款和貸款的數額、期限及利息率等。
2、信用管理為壞賬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信用管理有利于提高銀行對不良貸款的盤活能力和債權資金的回收能力。銀行對不良債權不能僅僅以賣方為主,更不能完全依靠準備金沖銷,這將極大地削弱銀行的獲利能力。信用管理為壞賬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壞賬可以由信用管理部門借助信用服務機構和資本市場的力量來完成。
二、防范信貸風險的基本途徑
防范貸款風險的傳統方法:自從14世紀初意大利佛羅倫薩首次出現現代意義的商業銀行以來,貸款風險的防范問題—直都是商業銀行的核心任務,降低貸款風險的傳統方法包括財務報表法,即通過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分析可獲得貸款對象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指標,可以確定貸款對象目前以及未來的風險因素。包括專家打分法,即傳統上銀行度量客戶信貸風險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類似于量體裁衣,銀行考核客戶各種狀況并最終做出關于是否貸款以及貸款金額的決定。
現代防范基本途徑:圍繞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應側重于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內部評級方法、資產組合分析工具、風險量化評估模型等全新的信用管理體系。對于如何加強貸款風險管理,提高信貸資產質量,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ㄒ唬┖侠硖幚碚深A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是地方性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難題。商業銀行在盈利目標之外,還承擔著較重的社會責任,保護民族產業生存、發展、壯大。地方性商業銀行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地方政府,而要降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強化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用依法行政、依法治貸的方法弱化行政干預,并向政府爭取應有的權益。對涉及銀行權益的房地產抵押,要依據《擔保法》、《合同法》及有關司法解釋,據理力爭,不輕易放棄應有的合法權利,才能將銀行風險降低到合理程度;對地方政府要求支持的項目,商業銀行要堅持信貸原則,主要從銀行利益出發,依據制度規定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科學地分析論證,辦理合法有效的抵押擔保手續,或者要求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擔保公司進行擔保,做好商行信貸風險的轉移和化解工作,確保發放的每一筆貸款不因地方政府的干預而發生信貸風險,一方面要降低風險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要盡到銀行的合理社會責任。
(二)加強銀行系統制度建設
1、銀行內部應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監測、預警與控制的組織體系,完善組織設計,在各個崗位上安排合適的人員,確保各機構之間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
2、按照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的要求,真正落實和完善信貸“三查”制度、審貸分離制度、貸款管理制度及風險責任制度等一系列內控制度,科學控制風險,做到商業銀行崗位有責權,操作要規范,保證合法經營。
3、健全內部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避免權力過于集中,搞好人員監督工作,防止人為造成風險的隱患。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教育加強責任心,增強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4、強化內部審計與稽核的力度,建立健全風險的防范、監測與預警系統,有效識別風險隱患,盡早把信貸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在銀行內部還要健全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避免內部人員因為過勞而出差錯,防范內部人員作案造成的損失。
?。ㄈ娀庞迷u定工作
掌握真實、有效的第一手信息資料,是信貸發放科學決策的基礎。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在貸款發放前掌握第一手資料。除了充分利用社會中介機構收集信息資料,如利用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自行收集資料。要求信貸管理人員深入第一線,與借款人的股東、供應商、客戶及企業主管進行充分地接洽和溝通,收集資料。還有,商業銀行還可以充分利用征信系統收集資料。目前,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和工商管理征信系統均已開通,商業銀行可利用這些渠道查詢企業的資料。最后,商業銀行要通過分析借款人提供的資料,去偽存真,利用其真實的信息資料,做好貸款調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確保貸款決策所依據的信息資料都是真實有效的,以降低決策風險。
(四)建立風險預警體系
貸款風險預警體系是針對貸款對象因財務變動、經營狀況變動、重要管理人員變動等導致的風險發出及時的報警信號,使信貸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風險預案及時采取有效的對策,這樣通過充分的準備,而不至于等到企業出現嚴重壞賬才發現銀行損失無法挽回,這樣能有效降低貸款回收的風險。
提高信用管理水平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主要手段。科學信用管理方法的引入有利于我國銀行業貸款風險的降低,從而減少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增加商業銀行的效益。適應金融體制改革開放的需要,商業銀行需要加強信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信貸風險,提高銀行信貸收益,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茖W的信貸管理將有效促進我國商業銀行良性快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