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建筑投資市場體制變革的不斷深入,加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有利傾斜及指導,目前國內建筑市場的造價管理機制也在逐步向完善態勢發展。這對我國造價審計工作人員而言,既是重大的發展機遇,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在此形勢下如何確保造價審計工作的整體質量,規避造價審計風險就是廣大審計人員的重點任務。基于此,文章結合目前造價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關審計風險控制措施,期望造價審計工作執行時能夠保質保量并達到控制審計風險這一重要目的。
關鍵詞:工程造價; 審計風險; 規避
工程造價審計,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對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實施必要的審計與監督,從而保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造價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合法性,是對工程造價的科學管理與控制。同時,工程造價審計也是確保建筑企業適應投資市場發展要求的必要前提,能夠指導建筑投資市場下的施工建筑企業實現合理的經濟收益,對維護市場經營秩序、促進行業經營建設而言所具備的導向作用與實用價值很大。
一、構成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審計風險較大, 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①審計環境, 審計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法律環境、經濟環境和工程造價審計職業界自身; ②審計技術; ③審計內容; ④相關審計人員自身素質。以下主要從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和被審內容兩方面論述。
11審計單位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 沒建立嚴格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審計人員在審計之前沒有做好前期準備, 包括一些必要的調查、查證工作; 沒有及時做好審計記錄; 沒有執行三級審核制度; 沒有將審計資料及時收集、整理、歸檔等, 都是工程審計風險產生的潛在因素。內部協調包括審計口徑是否一致,審計程序是否統一,審計方法是否適當,審計制度是否健全等。如果審計人員審計職業判斷能力有限,加之受領導本位意識下的執行決策干擾,也會促成其他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直接造成工程審計發生嚴重偏離。
21審計人員執業經驗缺乏, 不具備工程審計的業務技能。從執業經驗上講, 如果從業人員有相當工作年限, 審計經驗豐富, 知識結構全面、廣泛,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審計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 徇私枉法, 置法規、紀律制度于不顧, 搞“人情審計”。如前不久, 媒體曝光的河北省某縣審計局在進行電力系統審計過程中, 接受被審單位多次吃喝招待, 其中有一人居然醉死在酒店門前, 在當地乃至全國引起很大的不良反響。但審計人員對所有相關知識不可能全面掌握, 而且還受執業經驗和知識修養的局限性影響。對審計工作不可能都考慮得面面俱到, 有的還因為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夠, 也必然產生審計風險。
三、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和建議
首先應該建立健全關于工程造價審計的法律法規。當前,關于工程造價審計方面的相關法規已落后于審計工作的實踐。所以,建立健全工程造價審計法律制度,尤其是工程造價審計結果在合同法中的法律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制度之前,各地政府可通過當地法規的形式在這方面做出明確制度,以解燃眉之急。將風險防范意識貫穿于工程造價審計全過程。審計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開展工程造價審計工作,要注意測試內控制度和評估風險,要注重從審計項目計劃、審計作業流程、人員結構搭配、審計結果與處理處罰等各個方面監控管理工作。審計人員在進行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時,應始終繃緊審計風險這根弦,時刻記住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化解審計風險。打造復合型專業結構審計隊伍。從項目的選定以至審計的終結,每個環節都要做到依法辦事,尤其是在實施審計檢查和提出處理定性期間。這個細節抓好了就能解除很多風險,真正體現審計機關客觀公正的審計宗旨和執法水平。
1.運用先進科學的審計方法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關鍵點,審計規范是提高審計質量, 促使行業長足發展的首要保證, 所以,先進科學的審計技術和方法是保證工程造價審計質量的必要條件。
(1) 運用以風險為導向的風險基礎審計模式
以風險的分析與控制為出發點, 以保證審計質量為前提, 統籌運用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分析檢查等方法, 綜合各種審計證據以控制審計風險。
(2) 實施動態的控制工程造價的方法。
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后, 工程造價審計不再單純是事后的結算審計, 而應該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審計方法, 這樣才能確保工程審計質量。
(3) 根據工程造價審計的特性和業務特點, 要求在審計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多種審計方法的靈活運用和結合, 嚴格執行審計程序, 恰當地評價和估計被審計單位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 將檢查風險降低至最低, 以確保審計項目質量。
2.完善工程造價審計的外部環境
(1) 完善法律、法規建設, 增強現有規章的可操作性, 使工程造價審計有法可依。進行綜合治理, 凈化社會經濟環境,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規范市場主體行為, 減少不確定性因素, 使審計單位掌握相對真實可靠的信息, 減少被誤導的可能性, 降低審計風險。
(2) 增進與領導以及被審計單位的溝通, 獲取對方對審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是有效開展工程審計的關鍵。由于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管理體制、人員素質等都會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 因此工程造價審計人員應在審計過程中和被審計單位進行有效溝通, 協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相關的內控制度, 如大宗大件物資采購制度、工程變更及簽證權限制度等, 規范施工管理人員的行為, 從源頭
抓起, 可以有效地避免審計風險。
3.建立良好的內部運行機制
(1) 建立完善的審計制度是防范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最根本的保證。審計工作必須要注重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要滿足新形勢的需要, 不斷改革、完善現有審計規章制度, 同時要注意創立新的制度, 如建立審計情況全面匯報制、主復審制度、送審資料承諾制、對審計問題處理的集體審定制、審計質量的檢查制、工程合同審簽制度、考核制等。
(2) 嚴格審計項目質量檢查的制度。基本建設工程項目預(結) 算審計的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掌握一整套的工程預(結) 算技術, 必須了解每種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特點、核算方法, 對于內部審計部門來說較為困難, 要完成以上各種各樣的審計任務, 必然要冒較大的審計風險。建立完善審計執法責任制度和過錯追究制度, 充分調動審計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推動審計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進程。
三、結語
總之, 工程造價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只要工程造價審計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堅實的專業基礎技能, 愛崗敬業、公正、公平、不循私情, 熟練掌握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和相關的技術規范、技術標準, 依法審計, 就一定能夠辨別、防范和化解審計風險, 從而推動審計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