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序流轉,是促進農村市場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必然過程,也是為進一步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規模效益,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工作,搞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目前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現狀
一是土地流轉沒有形成完整有序的運作機制,不規范的自發流轉較多,仍有違背農民意愿強行流轉和越權流轉的現象,以致帶來土地的權屬糾紛和矛盾較多;二是一些農戶由于外出打工或經商,家中無勞力耕種時,一般采取農戶之間相互協商方式,口頭約定,自行轉包,沒有履行契約形式,也不通過鄉村組織辦理登記手續的土地自由流轉非常普遍,以致帶來每年種糧補貼資金的分配問題、土地流轉承包費問題、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問題時有發生;三是村組集體或農戶確定的產業化項目,要進行土地流轉才能實施,但由于少數農民拒絕轉包而使規模經營項目不能實現;四是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下新生、老死、嫁出、遷入人員土地不增不減的規定,以及肥瘦、遠近、優劣田塊均衡問題很關注,對承包田塊動態調整要求很迫切;五是稅改前部分農戶逃避稅費充耕拋荒或私下無償讓他人耕種交稅,而稅改后,種糧不交稅并有補貼時,又回來耕種,以致雙方糾紛,權屬不清矛盾多。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影響原因分析
一是承包合同填寫的內容不具體、不明確、不完善。有的承包合同內容非常簡單,缺少合同的主要條款;有的承包合同只明確了地塊名稱,連承包面積、承包期限都沒有填寫。同時,許多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承包地交由他人耕種或因拋荒而被村集體收回,都沒有辦理相關手續,僅憑口頭約定,容易引發糾紛。
二是人口的不斷增長引發矛盾糾紛。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對土地的需求不斷提高,從而也帶來了許多矛盾糾紛。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30年不變政策的實施,土地承包的不平衡性顯露出來,人口的變化使得人地矛盾日益凸顯。
三是城鄉開發建設征用土地引發矛盾糾紛。近年來,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的加快,鄉村建設迅猛發展,大量投資項目的上馬,使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短期內實現了土地價值的增值。在利益的驅使下,農戶相互之間、集體與農戶之間出現了許多的矛盾糾紛。
四是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客觀上導致了土地承包糾紛的增多。農村土地剛實行承包經營時,農民負擔相對較重,除了上交公糧、農業稅外,還要負擔鄉統籌、村提留等費用。隨著農業稅的取消和各項補貼政策的落實,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空前提高。同時,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上漲,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也就多了起來。
五是《農村土地承包法》滯后,部分鄉村干部對土地承包的法律政策認識、執行不到位。農村土地承包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而《農村土地承包法》是從2003年3月1日起施行。2003年3月1日以前的農村土地承包產生的糾紛沒有法律依據,拿新的法律去裁定法律頒布前的案件,不僅法律上沒有這樣的追溯力,而且往往容易引發許多新的矛盾。我們發現,有的鄉村干部以大多數人的意愿為由,要回集體主動放棄的已填入他人土地承包合同書上的土地。這說明部分領導干部對農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認識不到位,在發生矛盾糾紛時,不能準確判斷是非,導致矛盾升級。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完善建議
一是廣泛宣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義。宣傳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義,要立足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逐步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經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優化農村土地資源最佳配置,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規模效益。宣傳政策,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應將國家《農村土地承包法》及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方面的政策法律編成小冊子,印發至村、組、農戶手中,使廣大農民朋友了解政策,熟悉法規,充分認識到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必須依法依規進行,做到家喻戶曉。
二是完善農村土地延包制度,明晰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首先,抓緊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對尚未完成農村土地延包的鄉鎮,組織發包方與農戶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并頒發由縣級人民政府印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其次,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其次,加強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均要建立承包合同檔案,專人專柜管理。檔案資料要齊全,包括承包方案、合同、登記表冊、變動情況臺賬等,確保土地承包資料有案可查。
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監管服務調處機構。成立農村土地流轉監管服務機構。市、縣要成立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鄉鎮設立土地承包經營管理機構,配備2―5名專職人員對土地流轉進行監管服務。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機制,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機構。村級成立糾紛調解小組;鄉鎮成立糾紛調解領導小組,并依托鄉鎮農經管理機構組建調解庭;縣級成立糾紛仲裁委員會,并依托縣級農經部門組建仲裁庭。
四是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實施意見。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扶持、農村金融信貸、統籌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社會保障等;抓好試點工作,總結成功經驗,盡快研究出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施意見,制定完善規章制度,正確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依法依規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既消除了過去土地經營權任意甚至違法流轉造成的諸多矛盾,又解決了過去耕地拋荒的不良現象,既鼓勵了種田能手多種田,又實現了規模種植,大大提高了產出率。通過流轉價格的杠桿作用,既讓轉入戶增加了經濟收入,同時又為轉出戶增加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