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經營管理是由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綜合性管理工作,醫院財務風險預測工作也由各個與財務信息有關聯的科室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醫院將在財務科、信息科、設備科、人事科等設立財務風險觀測點,記錄、識別、評價和反饋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發生的征兆。設立風險觀測點的科室部門應按財務預警內容要求,測算并設定所管轄工作對醫院經營有影響的目標風險警戒線,制定風險級別和預警報告辦法,一旦風險信號出現,及時測定并向院領導報告,以便醫院修正經營策略,保證醫院工作正常運轉。
一、醫院財務風險預警內容
在籌資管理方面,醫院要嚴格控制資產負債率,根據負債警戒線確定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的合理比例,通過財務杠桿適度負債經營,優化資金結構,節約資金成本,并注意資金籌集與使用的平衡,既要取得收益,又要防范財務風險,避免因經營性現金流量不足以抵償現有到期債務而陷入財務危機。
在制定風險防范對策方面,醫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包括工作數量、質量、成本水平、藥品庫存、收支結余、營運成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例、資產報酬率、資產保值增值率、資產變現率、經營安全邊際率、資金安全率等指標在內的預警系統,以了解資金運行狀況,降低財務風險系統,提高資產使用效益,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
在預算管理與控制方面,醫院一切工作都應在保證滿足醫療服務的前提下進行,所有開支均須納入預算管理,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業務活動需要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醫院預算應充分利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工具,采用零基預算的方法逐級編制。醫院收入預算要按照衛生部規定的醫療收費用項目,結合醫院特點和業務量,以效益為主線加以制定;支出預算既能保證剛性支出,如人員工資、水電、燃料費用等,又要保證醫療業務所需的業務費、材料費、設備維修費等柔性支出。預算制定力求數據準確,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醫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記錄和考核預算執行情況的信息系統,并將實際數與預算數相比較,借以評價各科室工作業績,及時發現、分析和糾正預算管理中出現的差異,準確把握下一期預算的起點和未來控制切入點。
財務風險預警內容及負責科室主要包括:因醫療工作量與財務收入密切相關,醫療工作量觀測預警工作由信息科負責。預警報告于月末在觀測時有發生異常情況的次月第一周內呈;因專業設備使用率和衛生材料采購成本與財務收支密切相關,專業設備使用和材料采購觀測預警工作由設備科負責。設備使用率和材料成本情況于月末呈報,有計劃的設備停用、修理費應于事發前一周報,大型設備使用中突發故障停用修理應及時報告;因醫療人才非正常流動影響醫療工作開展、調增工資及補貼與財務收支密切相關,此類現象和事項的觀測預警工作由人事科負責。因人員調動可導致醫療工作中斷的情況,應于調動人員遞交申請時報告。不正常可能離崗現象應及時上報。調資、增加補貼等應于測算后即報;資產負債率、現金凈流量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例、資產周轉率、藥品庫存、業務收支結余、藥品占業務收入的比例等主要指標出現異常時,觀測預警工作由財務科負責。
醫院財務危機的預警信號主要包括:收支結余持續下降出現赤字。醫院收支結余出現赤字或凈資產出現負增長是醫院陷入財務危機的信號,是非正常的經營狀況;資產負債率超過一定水平。運用財務杠桿籌集資金負債經營是醫院發展的手段,但資產負債率并非越高越好。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隨著資產負債率的提高,風險程度逐漸增加;現金流量緊張。就短期限而言,醫院能否維持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有否贏利,而在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各種支出。當現金流量緊張時,應付賬款無法如期支付,職工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無法償還對到期貸款和利息等。以上風險預警報告均應提供三份,分別報送院長、分管院長、財務科長。
二、醫院財務風險預警報告
設置觀測點的科室應按下例格式要求呈報預警報告:
××科風險預警報告 年 月日
預警內容:
1、…………
2、…………
…………
引發風險發生原因:
…………
可以采取的措施建議:
…………
三、醫院財務風險預警制約措施
醫院應對財務管理系統的客觀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和評估,把握其變化趨勢和規律,并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在決策過程中,應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各種可行方案認真分析、評估、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避免主觀臆斷。
為了保證財務工作的質量,政府采取了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等一系列手段對其進行調節。但是無論是政府調節還是市場調節,都可能存在一些空白,它只能依靠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予以彌補。因為財務管理人員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自身約束,提高自身素質和從作業水平,對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是有積極意義的。有了良好的職業道德,還必須輔以出色的業務水平,這是防范風險最重要的內因,在經濟發展全球一體化過程中,許多問題都是按國際慣例解決和處理,財務工作也是這樣。因此,財務工作人員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能力,為醫院降低財務風險做出貢獻。
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不僅是醫院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醫院自身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在醫院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醫院財務管理的內容應當不斷創新、不斷拓展、不斷完整,醫院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