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培訓 問題 對策
一、企業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培訓決策存在誤區
1、培訓不能產生經濟利益(培訓無用論)
為什么會覺得培訓無用呢?因為對員工培訓投資的回報比其他類型的投資回報更難以量化,從而更容易遭到管理層的反對。確實,作為管理者,很自然的用是否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去衡量一項工作的價值。由于培訓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間接的,其效果并非立竿見影,培訓花錢卻是有目共睹。因此,很多管理者就認為培訓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的事情,覺得培訓是不能產生經濟利益的。
2、 將培訓視為一項開支或員工福利,而非一項投資
培訓預算經常落后于經營戰略計劃。在經濟效益好的時期,可能無區別地給培訓撥預算,而且效益不好時,組織首先砍掉的就是培訓的預算。
3、只有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需要培訓
在企業中,不同的崗位,對人的要求不同。任何階層的知識技能落后于崗位的要求都將制約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因此,我們的培訓必須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對企業發展影響最大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更需要提高素質,更新知識、改變觀念和思維。
(二)培訓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培訓達不到效果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受訓者自身原因,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現正處在一個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這樣的生活方式下大家的主要心態就是拒絕改變自己。大多數員工都把培訓當成了走過場,形成了人到心不到,沒有人會用心的聽課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培訓課程的內容 、培訓的方式、培訓對象不明確,有很多培訓都是為了走形式,應付檢查而組織培訓,所以內容空洞,不深刻,沒有任何價值。
(三)缺乏完整的的培訓制度
一個完整的培訓制度是做好培訓工作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對培訓對象、培訓課程內容、培訓的方法、培訓管理制度、培訓考核方法、培訓評估以及培訓效果反饋等制度往往被忽視,沒有一個完整的培訓管理制度是做不好培訓的。我國有很多企業由于剛剛起步,企業規模比較小,步入現代市經濟的場時間短暫。因此企業的管理工作還處在基層管理層面,沒有真正上路,企業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最基礎的低層次管理面,更談不上建立一個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
(四)沒有營造良好的培訓環境
目前很多企業就培訓而培訓,沒有為員工創造一個合適的培訓環境,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體系作支撐,員工進行實踐操作經驗學習的機會非常少。培訓環境應當包括哪些呢?比如學習場所的自然環境、培訓的機會、信息接收與反饋等方面。在企業中實質上就是為員工培訓有效開展創造一個和諧的文化環境和相關的制度條件。
二、對培訓中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改變對培訓價值的認知
首先要統一企業全體員工的思想觀念,激發員工積極主動性,將企業的人生觀和世界灌輸給員工,使她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受之影響,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力。其次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技能,改善員工薪酬,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價值,讓員工在物質和精神上得到滿足后自覺的想把工作做好,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并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樹立激勵機制
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呢?這個問題一直是人事主管頭疼的事情。由于培訓一方面可以使員工能力得到了提升,薪酬增加,綜合素質提高,自我價值得到認可,另一方面可實現組織的目標,提高組織的收益,是一個雙贏的效果。因此,不斷的提高崗位職責要求,輔以薪酬激勵,使員工有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的參加培訓,用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員工進行評估。激勵機制的建立不僅可以提高員工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避免員工在培訓時放松心態,同時還能營造職工之間和諧的競爭氛圍。
(三) 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
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完善的培訓制度來進行員工的培訓管理工作,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訓需求分析,對單位具體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詳細分析,了解企業現存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目前發展有哪些不足,來確定影響培訓需求的因素和培訓目標;二是培訓規劃,明確培訓的層級、培訓的對象;三是培訓實施,首先要告知員工有關培訓的信息,其次做好培訓準備,比如教材、參考資料、記錄紙、培訓講師的選擇等。
(四)加強培訓后的效果評估
企業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解決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效益等,因此效果評估是企業培訓中一個必不可缺少的環節,整個培訓體系的成功運作依賴于科學的考評機制。若是缺少了培訓評估,那么培訓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加強培訓后效果評估呢?我們需要了解參與者對培訓項目的看法、參與者所學的內容和技能、參與者應用所學新知識的能力、培訓目標是否達成等四個方面的信息。我們一旦了解這些信息,就可以決定何時實施后續培訓,就能了解什么樣的培訓能夠產生最佳的激勵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企業培訓,才能提高員工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作為高層管理者應該清晰的認識到培訓不是一向無回報的開支,而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投資。只有對企業員工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培訓,才能實現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