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控制 企業合并 會計核算 開展策略
新時期,我國各企業的發展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也受到來自市場環境與國家政策的更多規范,許多企業為了立足于激烈的競爭中而實現發展,近幾年來逐漸推動了企業合并工作的實施。而企業的合并工作面臨著非常棘手的會計核算問題,推動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保證合并后的企業順利運營的必然要求。而本文則是從同一控制狀態中的企業合并工作所面臨的會計核算問題出發,首先分析了企業合并與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含義,以及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兩種合并的不同,然后著重探討了同一控制下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策略,以求推動企業合并的會計核算工作的全面有效完成。
一、同一控制狀態下企業合并的相關理論分析
就企業合并的含義來講,包括兩種形式:兼并(也可稱為吸收合并)和收購(也可稱為控股合并)。兼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企業合并組成一家企業,通常表現為一家占優勢的企業吸收其他企業的活動。收購是指一家企業購買另一企業的股權或資產,以獲得對被并企業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被并企業的控制權,收購和兼并的不同點主要在于,收購的情況下,交易完成后被收購的企業不會喪失其法人資格。合并分為同一控制與非同一控制兩種狀態下的合并。而同一控制形式是當前應用較廣的一種合并方式,這種合并指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一方通常指企業集團的母公司,相同多方是指根據合同或協議的約定,擁有最終決定參與合并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從中獲取利益的投資者群體。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一般發生于企業集團內部,如集團內母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等。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要分別合并具體方式(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不同作相應的財務處理。
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則是指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合并交易。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參與合并的一方購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處理原則是購買法。
二、同一控制企業合并的會計核算工作開展策略
(一)完善其吸收合并及控股合并的會計處理基本原則
要對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進行正確的會計核算,必須就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實質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遵循其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進行規范及完善,而且針對兩種形式合并(控股合并、吸收合并采取相應的會計處理方法。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會計,是從合并方出發,確定合并方在合并日對于企業合并事項應進行的會計處理。合并方,是指取得對其他參與合并企業控制權的一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實際取得對被合并方控制權的日期。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相關的處理。
1、合并方在合并中確認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僅限于被合并方帳面上原已確認的資產和負債,合并中不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因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從最終控制方的角度來看,其在企業合并發生前后能夠控制的凈資產價值量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合并中不產生新的資產。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項資產、負債應維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帳面價值不變。因從最終控制方的角度,其在企業合并交易發生前后資產和負債均在其控制下,因此合并交易事項原則上不應引起所涉及資產、負債的計價基礎發生變化。但如果合并前被合并方與合并方采用的會計政策不一致,應基于重要性原則,首先統一會計政策,即合并方按照本企業會計政策對被合并方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進行調整,并以調整后的帳面價值作為入帳價值。
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凈資產的入賬價值相對于為進行合并支付的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不作資產的處置損益,有關差額調整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首先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留存收益。
4、對于同一控制下的的控股合并,合并方在編制合并報表時,應視同合并后形成的報告主體自最終控制方開始控制時一直是一體化存續下來的,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間實現的留存收益應體現為合并報表中的留存收益。合并報表中,應以合并方的資本公積(或經調整后的資本公積中的資本溢價部分)為限,在所有者權益內部進行調整,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歸屬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資本公積轉入留存收益。
(二)規范財務報表編制及會計核算工作方法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被合并方法人資格已不存在,其全部資產、負債被合并吸收。會計核算只反映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資產、負債入賬價值的確定,以及合并中取得的有關凈資產的入帳價值與支付的合并對價帳面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
合并方取得的相關資產及負債按在被合并方的原帳面價值入帳,合并差額相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的控制權后,被合并方仍然繼續經營,合并方在合并日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對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二是合并日合并報表的編制問題。
合并方以合并日應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沿未發放的股利,借記“應收股利”。按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貸記有關資產或借記有關負債科目,合并對價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合并日合并報表的編制。合并方應在合并日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包括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及合并現金流量表。基本處理原則是視同合并后形成的報告主體在合單日及以前一直存在。
合并資產負債表。被合并方的有關資產、負債應以其帳面價值并入合并財務報表,合并方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間發生的交易,應作為內部交易進行抵銷。對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合并方人部分,自合并方的資本公積轉入留存收益。合并方賬面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大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合并方人部分,應將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實現的留存收益中歸屬合并方人部分自“資本公積”轉入“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借記“資本公積”,貸記“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因合并方賬面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余額不足,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實現的留存收益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未予全額恢復的,合并方應當在會計報表中對這一情況進行說明。
合并利潤表。合并方在編制合并日的合并利潤表時,應包含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當期期初至合并日實現的凈利潤,雙方在當期發生的交易,應當按照合并報表的有關原則進行抵銷。
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日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與合并利潤表的原則相同。
三、結語
同一控制企業合并已經成為當前時代某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合并的雙方一定要加強對于會計原則的研究,并為合并會計核算工作創造良好的核算環境,確保核算工作能夠在恰當的方式指引下得以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