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口幫扶 城鄉醫療 同步發展
前言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醫療的同步發展,真正地解決社會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以及在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的號召下,實行城市人員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已經顯得很有必要。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2年10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文件中詳細規定了農村衛生工作發展的任務和目標。同時廣西省衛生廳于2003年開展了對鄉鎮衛生院對口支援的工作,下面就以該省支援工作為例,對對口幫扶工作進行了探討。
一、對口幫扶提出的背景及內涵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國家衛生部制定的《關于城鄉醫院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實施“萬名醫生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加快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大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力度。
為了保證城鄉醫療的同步發展,國家加大城市衛生事業扶持農村衛生事業的力度,有效地提高農村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改進和完善醫療服務的質量,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順利開展,從而滿足農民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需求。除此以外,實行對口幫扶還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采取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健全組織運行模式。為了保證支援工作的順利開展,醫院對組織結構進行了合理調整,成立了對口支援的領導小組、對口支援的技術小組等,他們職責明確,為支援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二)深入調查,確定目標。醫院的領導人員多次來到當地衛生院進行考察,全面了解當地衛生院的實際狀況,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同時在支援工作中也加大了對這方面的扶持,真正地體現了黨和政府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加強教育,統一認識。這次支援活動是為了落實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同時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要加強對全院職工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
(四)加強對人才的醫療技術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醫院多次組織對支援的人員開展培訓,讓鄉和村的醫務人員共同開展培訓、共同學習,而且培訓的內容多是對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和素質的提高。
三、活動取得的效果
當地衛生院的醫療衛生狀況得到了明顯地提高和改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不斷得到提高,將衛生院的良好形象樹立在百姓心中,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村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而且通過開展對口支援活動,讓人們對三農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城鄉差距問題成為制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影響因素。要想解決這一現狀,統籌城鄉醫療事業的同步發展,需要黨和政府給予大力的扶持(如政策、資金、人才等)。
四、活動給予我們的思考
(一)對口支援是一項長期性且艱巨性的工作。近年來,雖然黨和政府不斷加大農村衛生事業的扶持力度,農村的醫療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農村衛生事業醫療水平普遍較低,服務水平與城市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加快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醫療的同步發展,黨和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醫療工作。此外,對口支援屬于一項長期性且艱巨性的工作,同時要制定出發展計劃和目標。
(二)對口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支援方、受援方和行政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一般而言,對口支援包括支援方、受援方和行政管理部門,三方組成了支援工作的主體,而且在支援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要保證城市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要加大對鄉鎮衛生院人才的培養。鄉鎮衛生院之所以醫療水平較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高技能和高素質人才較少,這樣就大大限制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要充分利用城市下鄉對醫務人員的培養,還應該讓醫務醫院接受正規且系統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從而促進衛生院綜合實力的提高,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的需求。
(四)要及時解決鄉鎮衛生院醫院人員不足以及不穩定的情況。由于鄉鎮衛生院工作條件較落后,待遇不高,從而很多醫務人員不愿意在這里工作,有些醫務人員有了更好地發展機會就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工作,從而就造成了醫務人員的不足,以及人才的不穩定。再加上人才是醫院競爭的關鍵,要想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加大人才的培養是根本。因此,醫院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吸納人才(比如說在政策上鼓勵高校畢業生進行農村醫務活動、采取定向招生的方法等)。
五、結語
綜上所述,實行對口幫扶可以有效地促進城鄉醫療的同步發展,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鄉鎮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從而促進城鄉醫療的同步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