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 融資 金融體制改革 表現形式 必要性
對于現代經濟社會國民經濟發展體系這一整體而言,中小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可以說是推動國民經濟穩定高效發展的基礎與關鍵所在。相關統計資料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年末為止,在全國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已占到了注冊企業總數的99%以上。這部分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當中所實現的工業總產值已占到了國民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與此同時,大量的中小企業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日益困難的就業形勢(其為城鎮發展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已占到了城鎮就業總崗位的80%以上)。然而融資已成為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得不正視與解決的關鍵問題。由此而引發有關金融體制改革的思考。本文現針對以上問題對其做詳細分析與研究。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表現形式分析
在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發展背景作用之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表現極為突出。以我國現階段正處于建設發展時期的民營企業而言,從相關統計資料數據角度上來看,經由內源式融資所占比重在65%左右,而經由銀行貸款所獲取資金的比重甚至連10%都還不到。融資難成為了制約我國廣大中小規模企業不斷發展與狀態的最根本性因素。從表現形式的角度上來說,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行∑髽I銀行貸款的難度比較大。從理論上來說,以銀行為對象債權形式的融資行為應當是中小企業融資的最關鍵渠道。然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下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銀行部門機構對于中小企業以及國有大規模企業融資需求的差別對待進一步深化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二)中小企業以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的難度比較大。現階段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或是難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中小企業所能夠籌集到的資金非常有限,也無法與企業預期發展目標向匹配,從而加深融資難題。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形成原因分析
導致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發展背景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出現融資困難問題的原因顯然是多方面的。從其形成角度上來說,導致中小企業出現融資難題的原因可分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這兩個方面。具體而言,可作如下總結。
(一)內部原因——我國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特點與狀況分析:雖然我國整個市場經濟下的中小企業表現出了優越的經營管理能力,然而占有相當比重的中小企業自身素質的低下卻是不爭的事實。首先,從中小企業設備構成的角度上來說,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所應用設備的更新速度比較慢,這一點在紡織、機械企業中體現的更為突出;其次,從中小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角度上來說,受到低效率生產用設備的限制性因素影響,中小企業所生產產品的產銷率比重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年末為止,中小企業產品合格率與大規模企業產品合格率指標之間的差距已達到25%以上,最終阻礙中小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與發展;最后,從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上來說,管理手段的落后、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管理制度的缺失導致部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仍然處在探索階段,無法積極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規律,由此導致了這部分企業難以持續運轉。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受到中小企業發展還不夠成熟與完善的因素影響,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還不夠規范,特別是不健全的財務管理會導致中小企業在獲得融資貸款款項之后未針對款項的后續使用加以詳細規范與跟蹤,進而導致銀行融資難度形勢日益嚴峻。
(二)外部原因——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徹底因素的影響分析: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一個方面的問題: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正處于發展進程當中,有待進一步完善。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于:國有商業銀行將資金貸款給國有企業或是大規模企業,即便出現了風險或是虧損,那也是有理可依,有據支持的事情。然而將同樣的資金貸款給中小企業,一旦出現風險或是損失問題,那么國有商業銀行的投資行為就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與牽連。換句話來說,現階段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約束條件以及目標效用函數制約條件導致其并不具備向中小企業進行資金供給行為的動力。受以上因素影響,即便中國人民銀行對地方商業銀行相對于中小企業貸款行為的利率浮動指標提升到了20%以上,但此種方式并沒有刺激到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投資積極性。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在于: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建設發展存在一種無信用評級、無抵押物件以及無單位擔保的實際情況,此情況在中小企業質量較低財務管理水平的制約之下最終導致其與銀行之間的信息呈現出極為顯著的不對稱性狀態,中小企業盡管有著一定的經濟發展可能性,但其仍無法獲取銀行的信任,無法獲取銀行的貸款。
三、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下金融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上文有關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的分析,我們必須明確一個方面的問題:在實體經濟呈現出急劇下滑趨勢的背景作用之下,銀行領域卻能夠依托于政府部門的有效扶持來實現經濟效益與利潤的合理發展。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我國現階段的銀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不斷凸顯與深化的背景作用之下,銀行業所承受的金融體制改革風險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改革進程當中密切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ㄒ唬┙鹑隗w制改革要求民間資本能夠合法且有序的進入金融體系發展進程當中。對于我國現階段的銀行而言,銀行主體需要要在構建存款保險制度的基礎之上加大以民間資本為核心的民間金融機構的培養力度,以此種方式促使金融市場能夠以多樣化形式發展,能夠以多渠道聯通,能夠以多層次實現。例如成立一批社區銀行和鄉鎮銀行,專門服務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國有大銀行與社區銀行實現差異化發展,各司其事,各執其能,實質是促進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多元化與規范化。這一步將有助于填補大銀行的服務盲區,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很明顯,在以銀行為主體金融形態得以構建的基礎之上,正處于高速建設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對于經營管理資金的持續性需求能夠得到合理滿足。
(二)從立法角度規范有關中小企業民間借貸行為的認定。從法律法規角度對中小企業建設發展過程當中的民間借貸行為加以規范能夠最大限度的引導民間金融向著高效化、規范化、集成化以及有序化方向發展。消除各種存在于民間借貸當中的高利率階段問題。與此同時,立法的規范同樣能夠盡可能的消除中小企業在融資困難狀態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為中小企業建設發展的資金需求提供可靠性保障。與此同時,立法的規范還有助于中小企業融資行為的實施構建專門的監管體系,在即時信息溝通機制的作用之下完善金融體制的發展行為。
四、結束語
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一個方面的問題:中小企業在長時間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對于資金的需求應當如何滿足?中小企業如何在應對劇烈市場競爭的過程當中謀求發展與完善?以上兩方面問題已成為市場發展中相關工作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隨著中小企業建設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體系中所占地位的日益關鍵,長期存在于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當中的融資難題有待徹底解決,這對于新時期金融體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更為嚴格與完善的發展要求。本文從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入手,對金融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