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境外施工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一方面來自境外注冊地國家的本位幣(一般是軟貨幣);另一方面來自國內貨幣(人民幣)。這雙重匯率波動的風險加大了企業規避風險的難度。隨著海外市場規模的不斷拓展,如何通過規避匯率變動風險來保障企業正常的經營成果,已成為我國境外企業所面臨的無法回避的大問題。
投資在境外國家不可回避的一個風險就是面臨匯率波動的風險。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人民幣匯率開始波動起來。浮動匯率制度下,企業規避匯率風險難度增大。
一、匯率風險的概念及表現形式
匯率風險是指一個經濟實體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使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發生變化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有匯率波動就有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既可能是損失,也可能是收益,它表現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營運風險。
一是交易風險,是指外匯交易產生的風險。它包括外匯的買賣和結算。只要企業以外幣計價,就要承擔交易風險。
二是會計風險,是指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由于匯率變動引起會計上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發生變動的可能性。此時,報表的利潤會因為匯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
三是營運風險,是指未預料到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工程量、成本、價格從而對企業一定時期的收入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因此,影響企業整體價值。一家企業所承受營運風險的程度是衡量實質匯率變化影響企業整體價值到何種程度。
二、影響匯率趨勢應考慮的因素
一是一國的利率水平。若外幣利率升高,表現為對外幣需求增加,則會導致外幣升值,反之,相反。
二是政治穩定程度。如今社會,政治與經濟就象孿生兄弟,密不可分,一國的政局不穩定,會導致投資者對經濟失去信心,從而影響該國貨幣匯率。若政局動蕩,人們會選擇外匯,從而起到“避風港”作用。
三是新聞媒體對外匯市場影響。投資者往往會根據新聞媒體所播報的經濟新聞來決定其是否買賣外匯,供求關系變動從而影響匯率變動。
四是央行干預的程度。一國央行往往通過貨幣政策等來干預外匯市場,央行一般考慮:匯率異常波動、本國外貿政策需要、抑制通貨膨脹等因素。
五是市場的心理預期。人們對市場心理預期力量是決定短期匯率走勢的重要因素。
三、境外施工企業匯率風險的規避措施
(一)遠期外匯交易法
遠期外匯交易法是指企業與銀行簽定協議,約定未來某一時期按約定的幣種、匯率、金額辦理交易。境外施工企業可以利用這種金融工具,進行遠期外匯交易。如境外施工企業在承攬到新項目而需從國內購買設備,按照合同約定,金額以人民幣購買,半年后支付。通常做法,一方面就要用當地幣購買美元;另一方面要用美元兌換人民幣支付貨款。或者在工程款結算中,款項約半年后到位。這樣在半年后將收到美元款。為規避匯率風險,該企業選擇按半年后人民幣對美元的遠期外匯牌價簽定遠期合約,將匯率鎖定。這樣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市場環境下,該企業已經將成本鎖定在當前價格的上線。避免了外匯匯率的交易風險。遠期外匯交易能有效地規避匯率出現不利變動時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尤其是硬幣種(美元等)波動較大的貨幣,效果更加明顯。
(二)提前或延期結匯法
這種方法的一般原則是:在外匯匯率將要上升,即:外匯將要升值時,擁有外匯債權的人延期收匯,擁有外匯債務的人提前付匯,反之,則相反。針對境外施工企業而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硬貨幣作為合同價款來結算時,無疑是遵照的原則;另一種是以軟貨幣(當地幣)作為合同價款結算。此時,我們要謹慎分析匯率走勢,在外匯匯率將要上升時,我們作為債權人要向業主及時計價提前收款,并及時結匯,對于分包的工程及材料款等,一般采取延期付款的做法。同時,對于需要向本國國內匯回的利潤、設備物資款等,由于一般以人民幣核算,在人民幣浮動匯率制下,也要遵循這個原則,在外幣匯率上升時,采取延期結匯,在外匯匯率下降時,提前結匯。另外,還可對硬貨幣(比如美圓)通過銀行提供的外匯結構性存款業務來實現大額資金的保值增值。以在非洲國家施工企業為例:由于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經濟政策、投資政策等有待完善,因而,外匯匯率風險相對較高,貨幣匯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和匯率變化的頻率很難確定。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提前或者推遲結算價款;或者利用金融工具規避金融風險。另外,境外企業還可利用國內其他企業在同一國家進口或出口直接協商交易,這樣可以直接快捷還省去了銀行手續費。
(三)多元貨幣組合法
采取多元貨幣組合的方法,即工程價款的結算,物資設備的購買,使用不同的貨幣。由于同一時間內多種貨幣匯價方向不同,通過各種外幣匯差相低,減少匯率風險。在外匯可以自由兌換的國家,企業均可以根據工程價款的劃撥、資金的收付情況,適度實行多元貨幣組合,降低匯率風險,也可根據匯率變動,在付匯時選擇軟貨幣——匯率趨于下降的貨幣,收匯時選擇硬貨幣——匯率趨于上升的貨幣,同樣可以達到既避免損失又取得匯率變動利差的目的。
(四)多元化經營策略
企業可考慮在發展主業的同時,開展多種貿易活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同時從事進出口,從國內可進口材料設備等工程物資,一方面滿足工程上的需要;另一方面還可在當地進行銷售,同時采購當地具有出口價值的產品,這樣無論匯率如何變化,進出口的操作都會抵銷因匯率變化而帶來的損失。
(五)向客戶轉嫁成本或壓低成本
和客戶(業主和分包商)共同分擔由于匯率波動帶來的利潤空間壓縮的損失,是我們施工企業自然想到的一種避險方式,但要冒著客戶流失的風險。另一種避險方式是壓低成本,這就需要我們企業練好“內功”,提高管理者及業務人員的素質,運用管理上及經營上的策略,努力從成本降低中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從而抵消匯率帶來的損失。
(六)貨幣保值法
貨幣保值是指在簽定工程合同時,為避免外匯風險,對支付貨幣加列保值條款的一種做法,這一般適合高技術含量,具有良好信譽及相對壟斷的行業。施工企業可利用管理及技術上的優勢,在非洲等相對落后國家采取這種保值做法,從而達到避匯風險。
(七)外匯保險法
此為屬地原則,一般以境外企業所在地的境內保險公司投保,這也可為境外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供了一項措施。
有關匯率的分析、預測的話題永遠是外匯市場上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問題,能否做出正確的預測意味著投資資產是否增值。因此,對于我國境外施工企業而言,更要從企業穩健的角度出發,對匯率風險要進行必要的管理,依據匯率波動的方向相機行事,趨利避害,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作者:武文萍